謝志夫
一、健全人格的理念和標準
(一)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所謂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諧的發展。心理學對于健全人格認為可以從五個維度來定義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全——性格、人格品質、責任感、情緒穩定性、思維開放性。
(二)健全人格的標準
1.健康的身體
小學的孩子身體發育迅速,正是長身體的好時候,抓住這一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就能夠為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體魄。只有擁有一個好身體,才能沉浸、享受體育鍛煉,才能夠將體育鍛煉帶來的影響發揮到最大,才能使學生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好成績,獲得更光明的未來。由此可見,健康的體魄對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2.愛心
一個善良的、擁有愛心的人才能夠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道德的最高準則。一個能在體育課堂中展現出互幫互助精神的學生,他才能夠在走向社會時對身邊的朋友施以援手,他才能夠在社會、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做對他人、社會、國家、有益的人。小學階段的體育課中美好的同學情誼、良好的師生關系、接受關愛和主動去關愛他人的美好體驗都能夠對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起到重要的作用。
3.良好的意志力
生活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繁重的學業負擔、走向社會的生活壓力……總有些困難需要我們咬牙堅持。而這些困難在小學體育課堂中也可以看到它的縮影。仰臥起坐做不動時的堅持、為跳遠比賽成績提高幾厘米時的一次次堅持、長跑時覺得自己想要放棄時的咬牙堅持……當我們見識過困難,并堅持挺過去了,困難就不再可怕。
4.陽光的心態
當你的心態是陰天,那你看到的天空是灰色的、聽到的聲音就都是嘈雜的、甚至五顏六色的花朵也會變得沒有光彩。樂觀有多么重要啊,它是快樂的源泉。小學生的心理本是干凈純真的,我們應當為保護這一份樂觀而努力。這其中在體育教學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是要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有精神層面的收獲。
5.責任感
一個擁有責任感的人能夠以大多數人的利益作為衡量事物和行為的準繩。只有擁有責任感的孩子才能夠跳出自我舒適的小圈子,才能擁有較強的道德觀念,更好的適應社會,為社會所接納。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當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學會為他人負責。
二、學校在體育教育中影響學生人格的意義
小學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通過設計、開展體育教學互動鍛煉了學生健康的體魄、教會了學生不怕吃苦的精神、教會了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意志品質、充分提高了孩子們的思想境界、使孩子們保持了一個良好樂觀的心態。今后,當學生們在繁重的學習中遇到困難、當他們走更加復雜的社會生活,他們會因為有健康心態的基礎,更加從容的面對困難和挫折,他們能夠學會有效的心理排解,做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人。
三、健全人格培養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及學校體育教學中有待改進的方面
(一)健全人格在培養過程中的制約因素
1.社會因素
社會是復雜的。不容忽視的是,確實有很多不良風氣在侵蝕孩子健康的心靈。學生一部手機、一個平板電腦就可以輕松的獲取到諸多網絡資源。這些網絡資源中充斥的暴力、色情、扭曲的價值觀念對于缺少分辨力的小學生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有致命的傷害力。放下手機,多參加體育鍛煉,內心的困惑,向家長和老師討教,多學多看正能量的社會行為,才能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格。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個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場所。孩子最初是通過模仿學習的,家長則是他最容易接觸到的模仿對象,朝夕相處的家長們對于孩子人格的培養相對于學校更為直接,家長不好的行為習慣很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就要求家長以身作則。同時,當孩子看到一個配合、贊揚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時,孩子才會更加信任他的學校和老師。只有家校聯合起來,對孩子的培養作用才會更加的顯著。
3.學校因素
可以說,受到成績、升學等指揮棒的影響,學校體育教育受到的關注遠比語、數、外等“主要”學科低得多。體育課被占用挪用的現象時有發生,個別鄉村學校體育教師由其他科教師代上,或不開設體育課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另外,有些教師的自身道德品質也有待商榷,師德出現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無法培養出人格品質健全的學生。
(二)學校體育教學中在培養健全人格時有待改進的方面
1.過于注重體育教學成績
2.缺乏對學生個性的培養
四、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
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首先要將培養人格這件事重視起來,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將培養成績的觀念轉變為培養完整的人的觀念。重視學生的要求和意見,重視學生的個性,創設一個公正、客觀、充滿正能量的課堂情境。通過積極的運動理念、快樂的運動體驗,通過感受努力的幸福、勝利的喜悅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
2.改革教育方法
體育教師在設計課堂時,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進行籃球的啟蒙教學時,并沒有急著帶學生到操場上去,而是找到一個生動講解籃球基礎動作的動畫放給學生看。生動的畫面、幽默的語言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提升起來了。然后我又播放了NBA和CBA中的優秀進球集錦,在一片贊賞聲中我知道學生們開始對籃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還找到了籃球明星的訓練故事講給學生們聽,讓學生了解這些明星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必勝的信念。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籃球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訓練盡頭更足了。
在興趣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對教學的內容安排合理,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更多的體會。比如,學生在拔河比賽中學會了協作、在小組競爭中學會了責任。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對于在精神層面、道德層面表現的好的學生要多表揚,多鼓勵,樹立榜樣的作用,引導學生產生更多的體會和思考。
3.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個環境,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環境。作為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要有良好的師德,評判時做到公平、公正。只有有一個優秀的模范,學生才會在不斷的模仿中提高,才會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在這基礎上,教師還要構建一個寬松、舒適的課堂環境。快樂是興趣的源頭,學生只有在課堂中是快樂的,他才能夠在其中體會到更多精神品質。疲于奔命的人是感受不到路邊的風景的,同樣的道理,為了成績苦不堪言的孩子,也是感受不到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