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瑩
摘要:閱讀能力,屬于最基本的語文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字、詞、句、篇,并且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最終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質。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159-02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WEI Yuying? (Electric Hope Primary School,Nanwangdian Town,Dingtao District,Heze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Reading ability is the most basic language ability.Improving the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 guid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characters,words,sentences,and articles,and develop their observation,attention,memory,and imagination,and ultimately enhance their core Chinese qualities.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read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individuality in reading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upper grades,but als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bility.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eaching practice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personalized read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in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Personalized reading;Reading teaching;Application;Practice
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閱讀能力,屬于基本的語文能力之一。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可以讓小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積累更多的字、詞、句、篇,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注意力、鞏固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文鑒賞能力、語文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
1. 個性化閱讀概述
過去數十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一直采用一種整齊劃一的閱讀模式,由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齊聲朗讀語文教材。采用這種整齊劃一、照本宣科的閱讀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形成音量較高的“朗朗書聲”,但卻無法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閱讀課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難準確把握文章的核心內容和重點段落、句子。這種整齊劃一的閱讀教學方法壓抑學生的個性,很難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一些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甚至只動嘴唇,不發出聲音)。
個性化閱讀方法,是近些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語文閱讀方法。個性化閱讀強調:語文閱讀是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引領、點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進行多角度、有創意的語文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品味作品的語言,體會作品中的情感,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并且體驗到文字美、語言美。
2.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的應用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需要語文教師主動摒棄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大膽放手,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鼓勵每一個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鼓勵學生在語文閱讀中體現出自己的風格。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調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投入閱讀。——教師要讓學生愛上閱讀,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開動大腦,仔細思考文章中字、詞、句的意思,要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文的優美。
3. 應用實踐
下面,我們將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來闡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
(1)調動學生開口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第一步,是要設法調動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話,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否則學生不可能關注閱讀,更不可能在閱讀中體現自己的個性風格)。
調動學生開口,可以采用兩種策略:
第一,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講單口相聲比賽。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許多小學生對枯燥的語文教材缺乏閱讀興趣,從不在課后時間主動讀語文書;可是,絕大多數小學生卻喜歡讀故事,喜歡講故事。這是因為故事的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生動,情節跌宕起伏,可以同時激活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教師要調動學生開口,可以因勢利導,根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或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講單口相聲比賽,這樣可以使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并使其他學生感受到漢語言豐富多彩的魅力。
第二,組織學生閱讀詩歌、兒歌。
學生的個性,是各個學生在其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受后天社會生活條件、學習條件制約而形成的獨特、穩定、且具有一定傾向性、動力性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總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教師需要發掘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的個性。可是,毋庸諱言的事實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多年來在語文課上一直接受照本宣科式的閱讀教學方法,許多學生的個性已經被埋沒,許多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個性,還有許多學生的自我意識湮滅,懶得關注自己的個性。這就需要教師設法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個性、認識自己的個性。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詩歌、兒歌(如“小兔兒乖乖,把門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春風暖洋洋,夏雨涼爽爽,秋霧朦朧朧,冬雪白茫茫”),讓每個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詩歌、兒歌;并明確規定每個學生挑選的詩歌、兒歌不可與他人重復(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學生形成個性意識)。然后要求各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挑選的詩歌、兒歌,只要學生發音準確,教師就為學生熱烈鼓掌。這樣便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學生重新產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從而激活學生的個性。
(2)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的關鍵環節,是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下面,我們重點闡述如何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第一,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開展個性化閱讀。
電影藝術理論指出:每一個角色,都具有其不同的個性;否則,角色便不能成其為角色。——這一理論同樣適用于個性化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上,可以安排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例如,在上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第2課《落花生》,教師可以以六人為一組,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要求每個小組內部進行分工,每個小組中,都要挑選出一個學生扮演“母親”,一個學生扮演“父親”,一個學生扮演“姐姐”,一個學生扮演“哥哥”,一個學生扮演“我”,一個學生負責旁白。
各個小組完成內部分工后,教師便可以要求各小組的學生一批批站起來,根據分工角色,按照《落花生》的段落順序,分別朗讀《落花生》中的不同的語句、段落。首先,由負責旁白的學生讀第一句“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然后,扮演母親的學生銜接著讀“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負責旁白的學生緊跟著讀“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然后,扮演“母親”、“父親”、“姐姐”、“哥哥”、“我”的學生依次朗讀課文,每個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閱讀一兩個句子的機會。
各個小組閱讀完畢后,教師要讓全班學生對各個小組的課堂表演進行評分,評選出一個最優小組。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們討論他們為什么喜歡這個最優小組,討論這個小組比其它小組強在什么地方。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化對個性化閱讀的認識。
第二,開展誦讀競賽,鼓勵學生展現個性風格。
哲學研究表明:個性往往通過競爭才能展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組織高年級小學生開展誦讀競賽,鼓勵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風格。
為了充分展現每一名學生的不同個性,教師在組織誦讀競賽時,可以分別設計不同的目標:
一是最快閱讀速度。教師組織全班學生閱讀一篇字數較短的課文(如《少年中國說(節選)》,然后評選出哪個學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最準確的發音將該課文讀完,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二是最佳“聲情并茂”。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文字優美、雋永的散文,以及一些情感豐富、富有內部張力的故事,由學生自行選擇喜愛的散文、故事,然后要求各個學生分別起立,為全班同學朗讀這篇散文(或故事)。如果學生感到這篇散文(或故事)太長,一時難以讀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只讀自己最喜歡的某一個段落。這樣,就可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充分施展自己的個性。
在教師的鼓勵下,有的學生會朗讀“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有的學生會朗讀“喲,雛兒!正是這小家伙!”“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有的學生會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朗讀《地震中的父與子》,在感染自己的同時也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學生朗讀完畢后,教師要組織全班學生評選哪一個學生的朗讀,真正體現了“聲情并茂”。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主動表現自己的個性,主動形成自己的個性風格,繼而主動地去進行語文閱讀,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
4. 結語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個性化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可以使學生重新拾起語文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投入語文閱讀學習。因此,這種閱讀教學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曉春.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20(11):104-105.
[2]高寶芬.小學高年級語文高效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教育革新,2020(3):39.
[3]李曉琴.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才智,20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