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瓊

摘要:目的:分析肺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從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COPD穩定期患者中選取62例,隨機進行分組,31例為觀察組,31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穩定期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同時給予肺康復護理。結果:患者的FVC、FEV、PEF值,干預前兩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兩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肺康復護理能夠幫助COPD穩定期患者改善肺功能,從而顯著提升其生活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肺康復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作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發病后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疾病會累及其氣道,從而影響患者的肺功能,肺功能的損傷會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危害患者身體健康。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尚且未研究出特效療法,在急性期主要以對癥治療,挽救患者生命為主。而待患者進入穩定期后,臨床認為需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患者急性發作為主。鑒于此,臨床認為對于COPD穩定期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同時配合肺康復訓練,以幫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質量。以下就此實施了相應的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2例我院收治的COPD穩定期患者(納入時間:2020年10月-2021年4月),隨機進行分組,31例為觀察組,31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46—72歲,平均年齡(64.53±4.81)歲。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64.89±5.02)歲。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穩定期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同時給予肺康復護理,方法:①耐力鍛煉:采取反復進行負重鍛煉的方式進行耐力鍛煉,主要的運動方式為功率車、上舉過肩、蹬梯、平板車、騎腳踏車等。通過以上負重鍛煉能夠使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同時得到有效鍛煉。且叮囑患者在運動前后進行彎腰、伸展等舒張性運動。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加重患者的肺部和心臟負擔。同時要注意運動鍛煉的場地要選擇在空氣流通、清新的地方。耐力鍛煉的時間保持在20min/次,每日2次。②阻力鍛煉:主要是指導患者正確的借助啞鈴、彈力帶、杠鈴等器械進行阻力鍛煉,15min/次,每日1次。③呼吸肌鍛煉:采取縮唇呼吸的方式進行呼吸肌鍛煉,首先教會患者掌握正確的縮唇呼吸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閉上嘴巴,用鼻子吸氣,然后收縮唇部,以口哨狀的口型慢慢呼氣,呼氣時間保持在3-6s。呼氣的力度要保持適宜,具體以呼出的氣體能夠讓距離唇部15-20cm處的蠟燭火焰發生傾斜,但不會熄滅為宜。然后指導患者每日進行縮唇呼吸練習,15min/次,每日3次。
1.3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分析,(
)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行t檢驗,(%)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X檢驗,P<0.05統計學成立。
2結果
2.1肺功能指標
患者的FVC、FEV、PEF值,干預前兩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生活質量
以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呼吸癥狀、活動能力、疾病影響,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差。干預前兩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認為,對于COPD穩定期患者來說,肺功能改善是治療的根本,也是治療的核心,只有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提升,才能夠使其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控制,運動耐力得到有效提升,這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根本所在。而常規藥物治療,對于控制癥狀有明顯作用,但是對于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不太明顯。因此,臨床主張對于COPD穩定期患者,需配合肺康復訓練。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開展肺康復護理干預,獲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在肺康復護理過程中,通過耐力訓練和阻力訓練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改善呼吸肌肌力,同時能夠改善患者的胸廓活動程度,達到增強氣道清潔作用的目的,這對于糾正患者的呼吸狀態,改善其吸氧量和肺活量,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配合縮唇呼吸進行呼吸肌鍛煉,該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排空肺泡中的氣體,實現改善通氣、改善肺組織血流的目的,這對于改善患者肺功能、肺部氣體交換,具有積極地作用。
綜上所述,肺康復護理能夠幫助COPD穩定期患者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許海蓮,費秀梅,卓曉英.肺康復鍛煉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心理與肺功能的影響[J].華夏醫學,2020,33(01):143-147.
[2]閆靚.綜合肺康復鍛煉指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運動耐力及肺功能康復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1,45(16):1690-1691.
[3]敬梅,謝柏梅,徐佳麗,等.不同評分系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9,18(04):394-398.
[4]辛曉紅.肺康復護理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0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