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勝

游泳是國家在《全民健身計劃》中推廣的運動之一,游泳具有提高學生身體體能,塑造體型鍛煉心肺功能,改善心肺功能等好處。相比較其他體育運動而言,游泳可以減少在運動過程中對于關節帶來的磨損。中小學生在進行文化課的學習外,進行游泳課程的學習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在外遇到突發情況的自救能力。外國很多發達國家早已經將游泳課程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中。然而我國游泳課程還未進行普及。開展游泳課,使體育鍛煉充滿了趣味性,寓教于樂,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鍛煉身體,同時也可以為學生能有更好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去學習其他文化課做好堅實的基礎。
1 中小學體育保健課程增設游泳的重要性
1.1 豐富體育課形式
我國雖然在中小學的課程中都開設有體育課,但部分學校對于體育課不重視,出現沒有開足課程或者文化課老師占課的現象。并且傳統的體育課缺乏趣味性,即使按時上課學生的興趣也并不高,特別在炎熱天氣的時候,許多學生在體育課時更愿意在教室坐著,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程度并不高。但是游泳這項運動充滿了趣味性,更容易受到中小學生的喜愛。在中小學的體育保健課中開設體育課能夠很好的豐富體育課的形式,增加中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參與意愿,從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
1.2 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壓力不斷增加,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也越來越繁重。許多中小學生長期久坐進行學習,對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長此以往使得中小學生的抵抗力下降。游泳具有加強學生身體體能,塑造體型,鍛煉心肺功能等好處,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在中小學的體育保健科中加入體育課,能夠促進中小學生的骨骼發育,增強學生的呼吸系統,提高肺活量,同時通過游泳訓練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爆發力和持久力。起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抵抗力的作用。
1.3 增加自救能力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世界0-14歲兒童的溺死率高居不下,也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意外死亡的第一原因。通過中小學游泳課程的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呼吸要領、動作幅度等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克服對水的恐懼,學習游泳的基本要領,樹立危險意識使學生在面對突發溺水情況時能夠進行自救,增加生還的希望。通過游泳課的開展,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游泳本領,一旦發生危險之后,也能快速自救或者他救,避免悲劇上演。
1.4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再僅限于學習成績,而是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游泳這項運動需要人具有超強的耐力,通過在中小學體育課程中開設游泳課,學生能夠通過游泳的學習磨煉意志,培養學生面對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并將這種精神帶入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從而起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2 比較分析
本研究以我們學校三年級共6個班學生260人(男生130人,女生13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3個班為實驗組,另3個班為對照班。實驗組增加了游泳課程,對照組沒有增加游泳課,然后對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對照組抵抗力較差、心肺功能較差、心情低落與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總人數為42人,而實驗組的則達到了19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通過游泳課的設置與開展,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精神面貌進行有效改善。且在實驗數據來看,實驗組的人數遠遠低于對照組。可以從表1看出,實驗組通過游泳課的設置與開展,能為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提供支持,所以中小學要認識到體育教育教學中,游泳課的重要性,并針對實際情況加大游泳課的支持力度,確保游泳課開展的可靠性。
3 中小學體育保健課程增設游泳課的具體方案
3.1 加大資金支持
考慮到天氣因素以及對于安全的考慮,學校開設游泳課最好在室內游泳館進行。但我國大部分中小學都沒有室內游泳館的設施。如果要開設游泳課就需要建設室內游泳管。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對于有條件建游泳館的學校在游泳館建成后還需要做好后續的維護以及泳池消毒的工作,保證學生在清潔的環境中上課。對于沒有條件建游泳館的學校,可以通過租賃學校周邊的游泳館或與其他學校合用一個游泳館,來保證游泳課的活動場地。只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才能然后游泳課在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有效落實,由于游泳課對于場地、設備等各個方面的要求較高,需要消耗大量資金,所以要用好每一筆資金,資金落到實處。
3.2 重視安全問題
由于游泳課相比較其他課程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在教學過程中容易發生危及學生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這對于學生安全的保障也顯得更為重要。并且中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在上課時可能會出于好奇心做出一些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同學生命健康的事情。教師在正式上課前需要給學生講授游泳相關的安全知識,并制定規則。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規則,教師也要提高自身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保障學生在上課時的安全問題。同時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滲透在游泳中遇到突發情況該如何處理的知識,必要情況下按泳池的面積配置好相應專業的救生員共同看管游泳課,永遠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安全問題是游泳課開展期間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工作,所以不僅要做好安全教育,還要強化安全管理,如果不是上課時間,需強化對游泳池的管理,課余時間使用游泳池,必須向學校報備,且有專業的教師或者安全員負責管理。
3.3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在傳統的學校體育游泳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在上課時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或在上課時進行示范,但游泳教學示范只能在水下進行,會使學生難以看清教師的規范動作,也浪費了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游泳的時間,使得教學效率降低。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在網絡上提前查找好相關資料并發布,讓學生利用網絡在課前就進行線上學習。如:發布一些與游泳有關的知識:蛙泳、自由泳的姿勢解析,可以配合相關視頻和圖片來幫助學生進行課前的學習使學生規范練習,保證課堂的效率也保證了教學的安全性。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對游泳技巧與動作進行直觀觀看,確保學生能更加高效的掌握游泳技巧與技能。
3.4 聘請專業的游泳教師
為確保游泳課在中小學的有效開展,中小學一定要組建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游泳課的高效開展提供保障。首先,需聘請專業的游泳教師,為學生制定科學的游泳方案,比如游泳技術與技能的傳授,游泳技巧的傳授等,讓學生能在理實結合下,不斷提升游泳能力;其次,需加強游泳教師的培訓,確保游泳教師能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養,這樣才能為學生構建起高效課堂,滿足學的學習需求;最后,需制定獎懲體系,對教師進行考核,獎勵表現良好的教師,對表現較差的教師予以觸發。游泳教師自己也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養,不僅可以勝任此項工作,還能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4 結束語
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游泳課程的開展并不僅僅意味著需要多一門學習的課程。中小學校開設游泳課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危機意識以及提高學生在面對溺水時自救的能力,以及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身體素質。因此,學校要積極開展游泳課程,轉變觀念,只有學校率先重視起游泳課程,才能將游泳課在中小學中普及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東莞市道滘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