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城市化進程也在快速推進中,城市得到了更新和發展的機會,而城市的發展也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的建筑行業規模越來越大,人們對于建筑功能安全性與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建筑企業應該落實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關注建筑工程管理與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成果,通過相關方法解決建筑施工行業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實現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主要問題;對策
前言: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保障職工生命安全、企業財產安全的基石,既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的需要。建筑施工企業牢固樹立“生命高于一切,責任重泰山”的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減少事故發生,意義重大。
1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國家、政府的強監管下,建筑施工行業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但重、特大事故依然高發,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一些企業和項目認識不足,雖然建筑施工行業整體安全形勢趨于好轉,但一些企業在安全生產的認識上仍然有不小的偏差,“安全第一”仍然是空頭口號,口頭上重視,行動上不落實。沒有把保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具體表現在:一是為了節約成本,為了趕進度,安全設施因陋就簡;二是貫徹上級要求走形式,對上級重要文件批閱不表態,不作具體指示,不安排部門落實;三是安全事故沒啥大不了的,可以花錢“擺平”。這種認識基調與當前全國安全生產管理形勢格格不入,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事故可能對企業經營活動可能造成的災難性的影響。
(2)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一是責任不清。技術部門只負責編制方案,不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設備部門只負責設備采購,對設備的運行、維護情況不跟蹤等。二是檢查、整改搞形式主義。存在檢查記錄作假、安全技術交底內容錯誤、班前教育走形式,對于一些違規違章行為熟視無睹,放任自流現象。三是技術管理流程不落實,如:豎井、超高腳手架不納入危大工程管理,施工方案不走危大工程的審批流程。
(3)分包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少的項目對分包商實行事實上的“以包代管”。一是對分包商的施工活動管理流于形式,致使分包商不按圖紙施工,偷工減料;二是分包商的安全設施不合規而不制止,對分包隊伍的違章行為聽之任之;其中以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的問題最為突出;三是對分包商的人員、設備的管理游離于項目部的安全管理體系之外,對分包商人員進場不進行篩選、登記,對設備進場不進行檢查驗收,或者驗收走形式。
(4)施工部門執行方案不到位,按自己的習慣施工,或者任由分包自由發揮。如:隧洞施工洞口不鎖口,不執行預探程序,支護、二襯與開挖步距不按規定執行;違規使用非載人設備載人;普遍在施工現場使用民用插線板和插頭;腳手架沒有爬梯或者不合規,腳手板不滿鋪或不固定。
(5)項目安全管理力量普遍薄弱,安全員專業素質需大力提高。一是多數項目未建立動態的危險作業清單和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或者清單本身錯誤較多,對安全員的個人能力要求較高。二是現場安全員不能及時識別、制止違規違章行為。譬如承重腳手架沒有設計圖紙就開始搭設,臨空臨邊作業無防護、無警示、無監護等。這些違規行為就發生在安全員的眼皮底下,而安全員毫無反應。
(6)施工項目迎檢壓力大。來自業主、監理、企業后方、行業、政府的檢查很多,一天一次、兩次迎檢成為常態,有的項目甚至一天四五次迎檢,安全迎檢工作已成為了安全工作的主要內容。檢查標準不統一、檢查重點不一致等情況導致項目部疲于應付,項目自身的體系建設和現場管理投入的精力明顯減少。
2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對策
(1)做好準備工作,落實監督管理。要想落實房屋建筑設計與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工作,建筑企業應當完成監督管理準備工作。首先,監督管理部門應該與開發商共同商討招標計劃,并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招標管理,選擇符合招標條件的施工單位參與項目建設,保障其資質符合施工要求。其次,監督管理人員還應當在施工設計之前到達施工現場對實際的施工環境進行了解,收集相關的信息,為之后的施工設計提供數據基礎。最后,工作人員還應該根據施工的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材料,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及時解決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消除安全風險,強化施工效果。
(2)加強紅線意識,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了“紅線意識”,為施工企業安全施工指引了方向。安全是施工生產工作中最重要的問題,只有提高安全施工意識,造就企業安全文化,才能夠使得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對施工人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施工人員能夠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并且能夠嚴格遵循施工相關規范與要求進行施工操作,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對自己以及崗位負責,保障施工生產的安全。
(3)全面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項目部,打造標準化的班組,完善標準化的工藝流程。以標準化的管理流程、管理內容、組織架構、責任分配、考核評價,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能力。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激勵制度,規劃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安全管理隊伍中來,著力解決安全管理人員力量不足、能力不強、心思不穩、專職不專業等問題,建設一支與企業經營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安全管理隊伍。
(5)做好分包安全管理。創新分包管理辦法,大力培育管理能力強、安全業績優良的戰略分包商。選擇有責任、有能力、有信用的戰略合作伙伴,從“幫扶式”“介入式”管理逐步向“培育式”“自律式”管理轉變。對那些不守規矩,眼里只有錢、不注重安全的分包商要堅決淘汰,逐步建成真正可以依賴、與企業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優質分包隊伍。
(6)提高安全意識。以“安全發展為指導”,切實提高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長效機制。牢固樹立三個觀念:一是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認識觀。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充分認識生產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安全是各項工作的根本,沒有安全,就會沒有市場,更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只有安全生產,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二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文化觀。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要樹立“平安理念”、建立“平安機制”、建設“平安文化”,從關心員工的生命上升到關心員工的健康,實現公司與員工和諧發展。三是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科學觀。要樹立風險可以控制、隱患必須消除、事故能夠預防的安全理念。要始終以科學的管理、可靠的技術措施,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良好的安全績效,必須是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全要素的系統策劃和周密控制下的必然結果,而不能是“撞大運”式的偶然結果。要以過程可控、在控,保證結果可控、可預期。
3結束語
安全生產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它包含施工現場全面、全員、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安全管理,查找自身安全管理薄弱環節,探索安全管理對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曹友誼.淺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福建建設科技,2020(05):84-85.
[2]溫敏霞.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建筑安全,2020(0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