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蘭
(江蘇省蘇州市木瀆南行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而美術課程既凸顯視覺性,又培養學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表達和交流能力。同時,由于小學美術教學具有形象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單靠教師的語言講解遠遠不夠,通常教師都會把教學環節設計的生動、有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中一些涉及技法性的繪畫課程及手工制作課程,美術教師通常會通過適時適度的課堂示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
隨著美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重視,教師將自身的基本功運用到小學課堂中進行現場直觀教學,這種高效率的示范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關注。
小學生美術教學中,直觀的課堂示深受學生喜愛,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學生,所以課堂示范無論在傳授美術知識方面還是在關注學生方面都是無可替代的。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錄像、實物、范畫進行現場展示或示范,適當地輔以示范講解。而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示范結合自己的視覺觀感與生活經驗更深刻地領悟美術內涵,實現見多識廣,多欣賞、多領悟。由此,小學美術中課堂示范的直觀性更能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強烈興趣。
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好的美術作品進行賞析,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提升綜合素養,進一步去發現美、愛上美、創造美。進而教師在備課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小學生各年級的特點及能力水平,篩選出教材中最能體現教學重點,并能突破教學難點,形式多樣的美術作品。教師通過課堂直觀示范,讓學生了解優秀作品的創作過程,使學生獲得一定視覺上的信息感受,感受優秀作品蘊藏的價值和意義并通過設置問題,啟發和引導學生欣賞觀察,進而去思考。從而磨礪他們的品質與意志,以達到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功效。
小學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僅憑閱讀書本,學生很難掌握美術知識。小學美術教學中,課堂的教育主體是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他們之間勢必存在差異。這時,教師的課堂示范尤為關鍵,教師在進行課堂示范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心理特點、興趣愛好等因素進行教學設計,適當選取難易程度,確保示范內容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及對美術技法有進一步的認識和感悟,有效回避一些創作誤區或錯誤導向。
示范作為一種直接傳授美術技能與知識的教學方式,能夠延續至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要注意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與多樣化的要求。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現場示范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作品完成的步驟,更快地掌握方法與技能。如人美版四年級下冊《放學了》這課,重點就是表現人物的比例和動態,可以讓學生做小模特造型,教師進行速寫寫生的示范,逐一進行分解示范教學。還可以將教師示范過程以微課形式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來,學生隨時可以暫停、慢放,便于課后鞏固課程重、難點,加深理解。藝術實踐時,教師現場給予個別指導,針對個人或小組創作中出現的問題采取啟發性示范。
課堂示范教學是利用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資源,如視頻、圖片、實物等啟發學生的心智,將學生的興趣帶到課堂創作中。示范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通過看、摸、聞、嘗、聽等環節,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調動全部感官感受本節課的主題和媒材,以課堂活動代替示范,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獲得的多感官體驗代替教師示范過程中長時間枯燥乏味的講解。如我聽過的人美版五年級上冊《學畫抽象畫》這課,教師導入時,給每一位學生發了一瓣橘子品嘗,讓學生通過繪畫將吃橘子的感受表現出來,從而導入課題。是學生對該堂課的熱情和興趣大大提升了。
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注重分統籌規劃教學,通常教學時會將課程分為繪畫課與手工課兩大類,那么教師對于這一系列的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就應有明確的安排。如繪畫課中,涉及的水粉畫教學集中一起教學,通過連續的課程將知識點連貫、循序地推進。同時還要可以考慮不安排冬季,因為清洗水粉畫畫具時會因水溫過低而減退對水粉畫課的興趣。授課時一般前用一節課的時間來介紹每一件水粉畫畫具,讓學生在繪畫前了解每個畫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而不是在課堂教學中因為好奇而將畫具當玩具,錯過教學的重難點。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實踐環節結束后,教師一般會對學生作品給予展示評價和修改性示范。以往的評價僅限于教師的口頭點評,這樣的評價不夠直觀,難以使學生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近年來,小學美術教師更加注重根據本節課的課程目標,如構圖、比例、結構、色彩等予以分類,通過對學生作品中一些有缺憾的,進行示范性的修改。如我聽過的人美版五年級上冊《美術中的比例》這課,教師通過對學困生花瓶的比例調整,寥寥數筆,作品畫面馬上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引來學生一片歡呼。示范性的修改,更直觀地讓學生體會到了美術技法的奧秘。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設備的普及,部分教師過多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致使必要的課堂示范逐漸缺乏,普遍出現了一些典型的問題,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更直接影響教學的質效。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成熟,促使多媒體走進教室,多媒體課件以其直觀、生動和清晰的畫面效果在現代教學中的普遍運用,不僅拓寬了美術知識寬度,又開闊了學生關于“美”的視野,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又大大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效率。這使得許多小學美術教師有了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充分理由,盡管這能為教師的教學帶來有利的作用,但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果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示范,這樣會導致學生的知識只停留在視覺感官上,而不能真正地理解、運用知識,更加無法掌握美術本身的技法技巧,從而導致美術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美術創作的開始都是以模仿為主,然后再進行作品創造,小學美術的學習更是如此。但由于美術具有操作的特殊性,面對小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時陌生又茫然的情況,教師會探索符合初學美術的課堂示范,不僅示范占據的比例會大幅加大,有時還會忽略創新,久而久之致使課堂示范形式過于單一化、教師的基本功也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提高。課示范的單一化不僅不能有助于與小學美術的有效學習,還會使學生失去對美術的學習熱情,養成“照葫蘆畫瓢”的習慣,很難呈現多樣的作品。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嘗試不同的、具有創新性的課堂示范方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示范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是讓學生認識、了解表現技法,從而進行作品創作的一種教學的手段。但是如果實施得不夠科學合理,這樣不僅難以實現課堂示范教學的重要價值,還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美術熱情與興趣。特別是低年級學段,一些教師往往是一步一示范一邊講解,而學生是學一步模仿一步。如三年級下冊《會動的線條》教學中,教師示范了柳樹被風拂過的,柳枝飛舞的動感,燕子當空,流動的河面,扶欄兩邊來往人群。全班學生紛紛模仿,課堂作業效果理想,但作品就很難呈現多種多樣的效果了。因此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通過良好的課堂示范的創設,讓學生多方面地參與進來,避免重復性模仿。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還有助于學生繪畫技能和興趣的提高。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示范教學的實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能夠促進教學相長。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抓課堂示范的時機性,以此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示范教學“因材施教”就是要因學生年齡段、美術教材、因教育目標而異。因此教學準備中,需深入分析美術教材,靈活準備教學材料,對學生學情進行充分分析,針對學生已有的美術知識結構以及繪畫造型表現能力,設計與學情相符的教師示范環節。如:在三年級下冊《人物與環境》這節課教學時,課前,教師讓學生先示范一個動作,并用相機將這個動作拍照記錄下來。課上,教師立即針對照片進行示范,將學生示范的動態特征繪出來,邊示范邊細致講解。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提醒他們在繪畫時可以根據自身能力水平的不同,表達時或簡或繁,無需照搬硬套。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還能促使學生自主掌握人物動態創作表現技巧,從而激發學生對于人物畫的創作熱情。
小學美術的學習,不同年齡段,學生對于理解事物能力和水平是參差不齊的,面對他們,應充分結合他們認知及理解能力,采用相應的示范步驟。教授低年齡段學生時,采取適合他們的示范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注重情感個性化表達,運用自己擅長喜愛的、帶有個性特征的繪畫方法表現畫面。如:二年級下冊《洗澡》這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小模特,讓他們擺出平時在家洗澡時的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現場速寫對造型寫生示范,產生直接的畫面視覺效果。同時讓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使學生在感同身受中去體會美術創作的樂趣,這樣示范引導的模式,更容易地掌握課程。
美術教學活動中,示范教學的實施需要精準、合理、有效。針對不同的課程,需要設不同的示范教學,特別是探索、創新的課程,示范教學就要偏重于啟發性。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郵票的設計》這一課時,教師示范了郵票設計的幾種技法,可以利用塑料袋制作普通的郵票,還可以用紙片制作紀念郵票等廢舊材料。通過直觀的示范教學,使學生的設計思維得到了拓展,把更多的設計空間留給學生去探索發現。課上有的學生想起用銀杏樹葉制作郵票,還有的學生用廢舊的包裝盒制作郵票。教師啟發性的示范能夠幫助學生、特別是思維模式遇到了瓶頸的學生能夠有效拓寬思維,探索思維新模式,快速提升美術的創新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到達預期的理想效果。
全面實施美術新課程教學改革后,課堂示范在新形勢下仍是很重要,對美術教學的開展是有益的。但如何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合適的示范方法,形成有效示范,而不是成為學生生搬硬套的“樣板”,這樣課堂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所謂“教有法而無定法”,課堂示范的選擇和使用還有待于我們結合相應的教育原理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