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津津,戈 英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生態環境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六個要”,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1]。輔導員作為高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應當積極響應總書記的“六個要”,認真學習黨的政治綱領、提升政治素養,擁有大國情懷,熱愛祖國,開拓視野,自律自強,品格端正,為人師表[2]。高職學生雖然接觸優質資源少、成長速度慢、自律性較差,但是動手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接受信息化手段快、思維活躍。高職輔導員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優勢,極力培養他們成為某個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對社會有益的勞動者。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當關注每一位貧困生,在考慮他們特殊的心理同時,利用身邊資源,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推薦勤工助學崗位。時刻留意特殊學生(含單親家庭的、父母離異的、心理或身體有疾病)的情況,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與其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私下安排信任的學生進行24 h跟蹤服務,有任何問題隨時報告,對于非常特殊的學生要及時向領導報備。輔導員要將自己定位為學生在學校的“家長”,只要知曉學生不舒服,都要安排好工作第一時間走進寢室、醫務室探望,用行動讓學生感受到輔導員對他們的關愛,同時也感染其他的學生。
在管理班級時嚴中有愛、嚴慈并濟,讓學生感受到輔導員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輔導員在工作和生活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善于傾聽、理解和信任學生,善于向學生學習,尊重學生的個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個性[3]。
高職院校的大一年級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學校要求新生每周3 d集合出早操。在早操初期,輔導員每天在班級群里提醒,早上以身作則按時和學生一起出早操,作為學生就沒有理由遲到請假或者曠到。如果有學生身體不適,可以請求寢室室友幫助,攙扶到達操場,在旁邊休息區觀看其他學生做操。輔導員明確與學生說明,早操時段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請假。正是因為輔導員以身作則,對工作一絲不茍,對學生嚴格要求,使學生的出操率一直保持近100%。
通過軍訓和早操的考勤管理,逐步治理高職學生懶散之歪風,營造健康向上和積極活躍的學習生活環境,為以后的班級管理打下基礎。
高職學生的年齡在18~22歲之間,單親家庭普遍較多、導致心理問題人數較多、逆反情緒嚴重、缺少父母管教、上學期間受到的科學訓練少、與周圍人群情感交流少。大多數學生第一次住集體宿舍,習慣較差、自律性較差,導致寢室衛生差、上課出勤率低。因此,在大一上學期輔導員要把精力集中放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方面,這為形成優良班風、樹立班委威信、養成優良習慣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4]。
通過競職演講、考察,每個班選出班長、副班長、團支書三名核心班委,聚集各班核心班委討論研究各班委工作職責。核心班委商量討論用怎樣的形式選出其他班委,再由各班班委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班規、班徽、班歌等。這樣既能鍛煉班委們的能力,更能讓他們各顯其責,發揮自己的優勢,相互配合,開展好班級活動等工作[5]。
每周日召開班長例會,班委匯報上一周工作情況,包含工作重點、難點,以及下周工作計劃,結合各大班委匯報的工作情況,有針對性給出指導及安排相關工作事宜。定期抽查班委工作記錄本,增強他們的表達、歸納整理事務的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記事習慣,為他們以后走上更好的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明確班委職責,班長主要管理班級上課和晚自習出勤率,對應班委為紀律委員和體育委員;副班長主要管理班級和寢室衛生,對應班委為勞動委員;團支書主要管理班團活動,對應班委為文藝委員、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讓班委明確自己的主要工作,各司其職,共同配合管理好班級。
每天17:30之前值班勞動委員帶領一名寢室長走進寢室、檢查衛生,依照評分表細則對寢室的地面衛生、鞋子擺放、桌面物品擺放、床鋪整理情況和洗漱臺物品擺放進行打分,及時公示,各班副班長督促及時整改。每天18:30之前安排兩名學生打掃干凈教室衛生,保證教室清潔。
學習委員在上課期間輔助老師的工作,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選好組長。按照課表,安排好每天晚自習的學習活動,定期檢查學生完成老師布置作業的情況。在學習上起到帶頭作用,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步。每周組織班級學生觀看一部高分電影,讓各小組成員互相交流,分享觀后感。
生活委員定期公示班費支出,做到班費公開透明。幫助輔導員了解學生生活情況,及時上報輔導員行為異常的學生。
宿管委員每天22:00匯報晚歸和到寢人員情況,及時聯系未歸學生,問清楚緣由,對于夜不歸宿的學生及時上報輔導員。
心理委員根據心理訪談提綱每個月至少約談6名學生,帶領班級學生去心理咨詢室參觀學習。
讓學生每周四之前完成周記,對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進行總結,輔導員批改,以周記的方式轉換交流方式,使輔導員可以更具體地觀察學生思想的細微變化,著重關注心理預警的學生,如遇問題及時勸其咨詢就診。
(1)輔導員是教育者。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校和學生的紐帶,還是學生的引路人,在學生迷茫的時候給予指導,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解決。例如部分學生反映早操結束后到上課那段時間有些長,不知道怎么過,輔導員可以提議,學生每天出操結束去教室晨讀英語,有第一節課的班級晨讀20 min,沒有第一節課的班級晨讀40 min。按照學校分配的英語三級報考人數,輔導員鼓勵班級學生積極報考。
(2)輔導員是服務者。班委反映晚自習多數同學傾向于低頭玩手機,晚自習時間處于荒廢狀態,結合班級課程表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輔導員建議成立相關興趣小組,例如技能比賽小組、公文寫作小組、植物識別小組、魅力健身小組等,讓晚自習豐富起來。一方面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能讓學生學會合作和溝通,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興趣小組讓學生學習進入社會必備的知識技能。例如在公文寫作小組中,請專業老師開展講座,讓學生嘗試寫公文并且以小組為單位自評和互評交流學習。
(3)輔導員是研究者。在開始的班級活動中,班委普遍被動,不愿意主動承辦,輔導員只能強制安排實施。但是隨著活動的開展和輔導員的悉心指導,學生在活動中漸漸成長、成熟。輔導員在每周日的班會上對班委工作進行總結表揚,鼓勵沒有承辦活動的班級班委主動嘗試。輔導員要研究學生的內心想法,解決他們的困難點,激勵表揚學生,提升學生工作的威信和信心,充當學生的后盾,要鼓勵學生去大膽試錯,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輔導員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上的良師益友,更是學生走向社會及工作崗位的引路人。輔導員工作不單是一份簡單的職業,更是一份值得令人向往的沉甸甸的事業。用愛在職業與事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輔導員這個普通的職業成為事業[6]。事業和職業僅一字之差,其含義卻有著巨大的差別,職業是事業的基礎,是謀生的工具,而事業是只有少數敢于奉獻自己青春的人才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平臺,是職業的升華。輔導員要像一盞燈,光線不是很強,卻能溫暖學生的心;光線不是很亮,卻能照亮學生今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