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金珠
(揚州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
雖然近幾年來相關的教師以及學者已經開始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但實事求是地說,大多數大學生的體質水平都不能夠達到標準。很多學者的研究也僅僅限于理論層面,一味地對國外的研究進行復述,無法對現實教學起到指導作用。很多學校領導為了能夠保證學校的文化教學,也沒有真正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問題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文化課教學,往往會占據原本就較少的體育課課時,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無論是在體力方面還是在耐力方面,都遠低于標準水平。毫無疑問,如果不能夠對上述情況進行注意,并采取具體的措施合理對其進行解決,就會制約學生的發展[1]。據此,筆者通過研究具體問題,提出了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具備較強的現實意義。
如果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學習任務較為嚴重,同時還面臨學位申請這一難關,所以必須要努力學習,而身體健康問題在現實情況中則被家長忽視。
除此之外,由于我國仍然處于應試教育時代,雖然整體的教學思路與理念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創新,但以文化成績來決定學生未來人生、將一場考試當作學生人生轉折點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太大的緩解,基本每個人都在安慰自己,認為這就是社會現實,只有對其進行適應,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謀得一席之地,但也恰恰是因為每個人都想著如何適應,卻沒有思考現實環境是否合理,也沒有想過如何嘗試改變現狀。所以,一位又一位學生在教師、家長及自己的“帶領”下都淪為了“百無一用”的考試機器,無論是在能力方面還是在體質健康水平方面都與“更好的自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如今的時代,學生已經無法憑借一紙文憑來輕松找到一個所謂的“鐵飯碗”,因為如今各個產業都處于飽和狀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在思想境界方面已經有所提升,他們看重的不再是學生的學歷,而是學生真正的能力與不可替代性,體質健康水平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可以說息息相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工作能力與未來發展;所以,必須要在大學階段就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進行提升,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亦或是學生家長以及學生,都必須要轉變理念,加強對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視,讓學生在合理學習的基礎上有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去,鍛煉身體,以國家發展為己任,為國家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同時,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也能夠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較大的幫助,讓自己的道路走得更加平坦。
對于個體來說,體質健康十分重要,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做基礎,人們也就無法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即便掌握了很多的知識,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會受到身體條件的制約,甚至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因為在工作中體質健康水平較低的人往往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所以會限制其發展。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現狀不容樂觀,正處于逐年下降的情況,持續下降情況十分嚴重,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卻逐年下降,這一問題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體質健康水平的下降不僅僅反映出當今大學生身體發育的不良狀況,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問題,因為如果國民整體素質存在問題,就會制約國家的發展,更不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下降影響著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必須要明確青年體質健康水平不高的具體原因,從而對癥下藥,結合問題實施對策,提升青年體質健康水平。
1.學校方面的原因
從學校方面的具體原因來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低與學校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只有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才能夠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然而很多學校都沒有實施體育教學活動,即便有限地開展了教育,也沒有對學生的團隊精神進行培養。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下,大多數大學生都是家庭環境中的獨生子女,不具備良好的團結意識,所以需要對這種意識進行培養。學校應通過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不斷地鍛煉學生,不斷地促進學生提高體育水平,積極關注學生的品質與體質健康水平。然而,很多學校為了在應試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將主要的教學目標設定為文化第一,而不是健康第一,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壓力較大,沒有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甚至會導致學生的睡眠不足,精神緊張的情況也往往會出現,最終導致體質健康水平較低。
2.家庭方面的原因
正如前文所說,大多數家長雖然十分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卻仍然存在著僥幸心理。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是在大學時期過來的,學習任務較重,同時還面臨研究生考試這一難關,所以必須要努力學習,而身體健康問題在現實情況中則被家長忽視。這種教育觀的錯誤性不言而喻,更何況這種教育未必真的能夠加強大學生的智商發展,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學生既沒有提升真正的能力,體質健康水平也沒有得到提升,甚至出現了持續下降的情況,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3.社會層面的原因
再從社會層面的具體原因來看,很多社區都沒有良好的體育設施,部分城市在設施布局方面也存在著不合理的情況,無法滿足大學生假期參與體育鍛煉的具體需求。例如,一些籃球場地只供單位使用,根本不向大學生開放,一些想要參與籃球運動的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長此以往,其參與體育鍛煉的具體意識也不復存在,影響了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層面必須要根據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需求,合理建設設施,同時積極地向社會開放,只有如此才能夠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4.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正如前文所說,在如今的時代,學生已經無法憑借一紙文憑來輕松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因為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看重的不再是學生的學歷,而是學生真正的能力。體質健康水平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可以說息息相關,但由于學生在學習觀念方面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所以不具備積極參與鍛煉的意識。部分學生認為參與體育鍛煉活動較為枯燥,更有甚至直接放棄了參與體育活動。由此可見,學生自身對體育活動的消極態度直接降低了其體質健康水平。
想要有效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對于學校來說,必須積極地開展體育活動,同時督促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學校需要將工作重心放在實施教育活動的目標方面,而在所有教育活動中,體育教育活動十分重要,所以各個學院每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間不能夠低于國家的規定。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保證其睡眠時間。除此之外,各學院必須要保證每個學生每天都有一小時以上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這也是國家的具體要求,必須要無條件地執行;除了保證體育鍛煉的時間以外,還需要保證體育鍛煉的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活動,不能夠以任何理由對體育課的課時進行擠占。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校需要合理進行改革,創新體育教學的內容,豐富體育教學的手段,重視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2]。如果在某一天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安排體育課程,就需要積極組織體育鍛煉活動,保證內容多樣性,并形成制度化管理體系??赏ㄟ^舉辦學校運動會的形式來增加學生參與體能鍛煉的時間,為其參與體育鍛煉提供平臺與機會,最終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大學生家長而言,必須要在現實情況中對理念進行轉變,加強對體育的重視,因為家庭教育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影響較大,所以廣大家長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倡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對自己的子女進行教育時也應該樹立良好的觀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與大學生一起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如此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還能夠維護良好的家庭成員關系,在循序漸進中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除此之外,想要保證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僅僅靠晚餐的一碗雞湯、早餐的牛奶面包遠遠無法達到目的。部分家長錯誤地認為,只需要給學生提供高熱量、有營養的食物就可以讓他們健康,這種思想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出現肥胖的情況,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所以,應合理安排學生的生活,既要為學生補充營養,也需要讓學生參與鍛煉,家長在業余時間內可以對體育資料進行搜集與查詢,明確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式,并合理地進行嘗試。
社會需要加強宣傳,對良好的氛圍進行創設,通過具體的策略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具體地說,社會往往具備媒體宣傳優勢,所以應對科學的教育觀點進行大力宣傳,讓家長與學生都能夠明確提升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意義。此外,需要加大對大學生體育競技活動的宣傳,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當中,對社會氛圍進行融入。需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對具備特色的體育活動進行舉辦,提升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增加大學生參與體育的機會。
在學生自身方面,必須要積極參與鍛煉,同時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充實。在大學時期,文化課學習不應該完全占據學生的所有時間,學生必須將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當自己能夠擁有健康的體質,就可以更加樂觀、更加積極迎接明天的生活,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應該持續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增強自身的體質,如此也有利于讓自身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真正的能力。
綜上所述,體質健康水平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可以說息息相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工作能力與未來發展。所以,必須要在大學階段就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進行提升,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亦或是學生家長以及學生,都必須要轉變理念,加強對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視,讓學生在合理學習的基礎上有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去。具體地說,學校應積極開展體育活動,督促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廣大家長必須要積極的倡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社會層面應加強宣傳,創設氛圍。大學生需要積極參加鍛煉,充實自己,增強體質,抵御風險,積極準備報效祖國,彰顯大學生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