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晴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第二中學,江西 上饒 334500)
信息化時代里,信息化教學已成為必然,以信息技術取代傳統的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而言,要想發揮信息技術應有的作用,教師就必須深入了解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教師才能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輔導教學,高效傳播知識。
所謂信息化能力就是一種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能力,包括了文化能力、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信息化時代里,信息化能力已成為現代社會人才必備的,是其立足社會發展的保障。信息化時代里,互聯網開始走進教育領域,走進課堂,為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便利。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而言,其要想有效利用互聯網輔助教學,就必須提升信息化能力。互聯網是一種輔助性工具,其目的就是幫助教師高效傳播知識,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教師才能高效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育形式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的課堂教學也開始走上線上教學,在這種環境下,教師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筆授課的主體,而是需要熟悉信息化教學,掌握信息化技術。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而言,面對教學信息化發展形勢,其要主動去學習,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使自己跟上信息化教學步伐。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學資源得到了共享,教師的教學工具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但是要想有效利用互聯網資源,教師就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獲取能力。互聯網環境下,網絡信息數量巨大,且格式多樣,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獲取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一方面,教師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檢索能力,能夠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迅速、高效找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另一方面,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能夠識別網絡資源的真假。
雖然互聯網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并不能直接拿來運用,還需要教師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之成為真正的教學資源。目前來看,互聯網上的資源都是零散的、片面化的,教師在下載好互聯網資源后,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下載好的資源進行加工和整合,構建一個系統的教學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教學。
現行社會形勢下,信息化教學已經非常普遍的,在計算機的支持下,將課堂轉移到大屏幕上,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也能幫助學生高效消化知識。但是,在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問題,要想高效運用計算機,教師就必須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2]。如,在使用PPT 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遇到PPT 打不開、超文本鏈接等問題,教師只有熟悉PPT,具備相應的應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PPT 輔助教學。
開放的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十分自由,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性,使得一些不可取的價值觀開始在網絡上盛行,不僅改變著教師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時也改變著他們的價值觀。因此,提高教師的網絡道德素質十分關鍵。作為教師,要正確認識互聯網,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網絡認知能力,不盲目跟風,不傳播假信息,利用網絡的積極一面來輔助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需要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而信息化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教師能夠設計基于信息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優勢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那么教與學很容易就能實現統一[3]。另外,在實施信息化教學時,教師要開發有效的學習活動,要在整個教學環節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高效學習。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教學軟件也層出不窮,軟件的功能也日益完善,如果教師不了解相應軟件的功能,自然就無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終身學習能力是教師必備的一項能力,也是教師適應社會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保障。面對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需要,教師必須主動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僅要從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繼續學習、深造,同時還要主動去創新,學習信息技術,把握信息化教學發展形勢,使自己適應信息化[4]。
綜上,信息化時代里,信息化教學已成為必然,在這種必然趨勢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具備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能力和整合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能力,才能更好地應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進而實現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