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姍
(蘇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蘇州 215104)
機電類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將來在企業中能夠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參與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包括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優化、銷售及管理等。因此,在校期間除了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作為奠基之外,高職機電類專業更為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這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不謀而合,因此在機電類專業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加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往往會受到所學專業的影響,機電類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思維十分活躍。然而大部分學生未能被激發出來,發現問題以及探究問題的能力較弱,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明顯的認知和欲望。
機電類專業以男生為主,在未來的職業規劃上,除了進入企業工作之外,男生選擇創業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無論是進企業工作還是選擇創業,對于機電類專業學生來說,創新創業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打破傳統知識的思維禁錮,在工作中更好地推陳出新。尤其對于創業者來說,在校期間就積累了對于創業的認知、理念以及技能,進入社會就會規避掉很多問題。因此,機電類專業的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視。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提出很多年,但在高職院校卻發展緩慢,原因在于高職院校未形成良好的教學理念,創新創業教育一直被邊緣化。高職院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也只是為了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較為盲從,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理念,對高等教育的學科發展、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深遠的意義。
目前,高職機電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較為模糊,有的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基礎認知,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淺嘗輒止,忽視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的過于側重外在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內在創新能力的提升。有的僅僅將創新創業教育當作通識教育而忽略了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有的則追求精英教育而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定位模糊就會導致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科學。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目前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單獨開設了課程,但是創新創業教育僅僅停留在創業知識的傳授上,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還理解的不夠透徹,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授課內容較為單一。其次,創新創業教育未能跟學科教育相結合,兩者相對來說各自為政。學生接受不了專業的創業指導,就無法使很多項目落地生根。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無異于空中樓閣。此外,課程體系缺乏系統和科學地設計,有的僅僅將職業生涯規劃課、就業指導課簡單粗暴地納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缺少完整系統的課程群。
從教學組織形式來看,由于學生眾多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不足的矛盾突出,創新創業教育未能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還是以大班授課為主,甚至以網絡課程的形式授課。這樣帶來的問題首先是學生的重視程度會降低,其次缺乏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針對性差,學生學不到一些個性化的知識。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高職院校還未完全重視起來,很多創新創業教師不具備多學科的背景,也未受到專業和系統的培訓,所以授課形式上大部分還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師資水平的限制使得很多學生接受不到專業的創業指導,即使課程體系設計得再完美,沒有專業的師資配套,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1.1 基礎課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通識教育
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對自我有個良好的認知,激發其創業意識和培養創業思維,對創新創業基本政策和流程有所了解,掌握創新創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以蘇州市職業大學機電專業為例,這一階段主要開設了“實用創新方法概論”“創業基礎”等基礎必修課程,目的是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作為主要任務,建構起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價值體系。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啟蒙階段,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3.1.2 專業課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目的是在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之間建立起聯系,培養學生的專業敏感性,依托專業進行創新創業才能學以致用。通過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來提升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把握創業機會。這一階段需要結合多方面的要素來設定課程,包括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本專業的就業方向、行業準入標準、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企業經營與管理等要素,開展本校課程研發,推行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創新創業課程。這一階段則稱之為授業階段,也是面向所有學生,不同的是不再單純地開設創新創業課程,而是依托專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環節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培養學生的專業崗位創業能力。
3.1.3 項目課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精英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雖然更多的是一種素質教育,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具有創業的基本素質和開創性個性,但同時也是一種實用性教育,需要在學生完成了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基礎上進行拔高。對于有創新創業能力和興趣的學生,學校給其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平臺,包括參與校研究性課程、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師生共創科研項目、學生自選雙創項目、校企合作創新項目等。這一階段也稱為實踐階段,通過各種比賽、項目訓練來培養創新創業精英。
同時,也可以將“通識+專業+精英”的課程體系分為三個階段——發現、探索和專攻階段。發現和探索階段主要針對全體學生,而專攻階段主要是針對有創新創業興趣和能力的學生,每個階段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都有所不同,打破了原來單一的教學體系。發現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和思維,因此主要開設的是啟蒙類和通識類課程,而這類課程都是入門級課程,采用講授法和演示法等教學方法能較快地讓學生熟悉創新創業教育,通過舉辦一些創業講座、沙龍、經驗分享會等讓學生對創新創業產生興趣。探索階段是關鍵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專業能力及素養,它決定了學生后續的創新創業能否順利開展,因此這一階段主要開設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類和跨學科交叉類課程,這類課程適合以小組討論及團隊教學的方式開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而專攻階段致力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和素養,通過孵化創業公司使創業項目落地實施,因此需要開設一些創新創業教育的強化補充課程,這類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還可以邀請企業、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訓練。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是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開展的基礎,而專業化的師資則是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踐行者,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此,學校應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校內外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專業化師資隊伍,可以實施“導師+顧問+教練”訓練計劃。
3.2.1 導師負責創新創業啟蒙
首先要成立一個創新創業導師庫,由創新創業專職教師、各學科教師、思政課教師、實訓課教師以及校外兼職教師組成。選取教學經驗豐富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開展創新創業培訓,使這些教師能夠獲得創新創業教學和培訓的資質,以便能夠經常開展教學研討,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庫主要以校內導師為主,在前期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啟蒙教育、專業教育以及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
3.2.2 創業顧問負責創業咨詢
邀請專家學者、企業家、成功創業的優秀校友、負責創新創業政策解讀的政府部門管理者開展創業咨詢及輔導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建議。通過搭建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外部環境。形式可以包括創業沙龍、專題報告、講座論壇等等。
3.2.3 教練負責開展創業實踐
創新創業教育是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最終要物化成一個產品或者孵化出創業公司,對于學生來說需要經過反復的訓練和學習才能建構起龐雜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這就離不開創業教練的指導。一方面,校內的創業教練由受過培訓的實訓課教師組成,這些教練主要負責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眾創杯”等專業技能大賽,充分發揮以賽促學的作用;另一方面,校外的創業教練主要由企業高管和企業家組成,負責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創業公司和成熟的公司,對如何孵化公司和管理公司進行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