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燕
(外交學院,北京 100037)
高校圖書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急功近利的觀念嚴重,推行學科服務項目。另外一個是高校圖書館員缺少專職人員。
1.1.1 急功近利的觀念嚴重,推行學科服務項目
在目前大多數高校,對于教學與科研工作都是比較重視的。因此,對于學科服務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鑒于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建設學科館員隊伍,服務本校教師和學生,使他們可以更快捷更高效率地獲取文獻等信息資源,幫助高校科研學術能力進一步提升[1]。眾所周知,高校圖書館建設可以提高大學的地位與實力,促進大學生成才,可以儲存豐富的館藏資源,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提供專業,特色服務。筆者認為,圖書館工作人員與其他學科工作人員是有著較大的區別的。對于圖書館人才的選撥,需要從圖書館學和信息管理等能力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參與到學科服務平臺建設與維護中去。但是,在高校圖書館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觀念,所以需要進行糾偏。
1.1.2 高校圖書館員缺少專職人員
根據筆者不完全調查,目前在全國大多數省份的高校,圖書館隊伍兼職現象較多。一個人兼任多個職位,甚至在某些高校,學科服務平臺的維護由在校大學生來負責。實施上,就嚴格標準來看,圖書館隊伍需要聚集優秀人才,才能使高校圖書館的優質學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從理論上來講,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專職化是很有必要的。由于高校人才隊伍數量的不足,高校圖書館員兼職的現象非常普遍。
對于當前國內大多數高校圖書館而言,在學科館員制度和學科館員培養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就這些成果應用到實際的效果普遍不佳。比如,對于學科館員的選撥,沒有嚴格根據高校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來進行。對于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線上線下學科服務活動,往往應付差事較多,真正投入到其中的人員并不多。另外,還有院系服務活動,有不少館員僅僅是進行組織宣傳活動,并沒有使高校廣大師生的實際學科服務需求得到滿足。
目前,在一些高校圖書館中,學科平臺建設的形式多種多樣,也有不少類型的學科平臺已經建設并投入使用,種種現象表明,這些學科平臺為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建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通過對各大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進行分析,發現普遍存在作用不明確的現象,有極少數高校可以實現功能互補,就大多數高校圖書館而言,在這方面普遍表現不佳。
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在整個圖書館工作中是非常關鍵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能夠使圖書館與讀者之間進行很好的銜接,我們需要使圖書館的作用充分挖掘出來,使其能夠幫助高校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雙重提升[2]。
面對社會發展新形勢,高校圖書館為了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改變服務理念非常重要。
以用戶需求、用戶體驗為中心,并且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優勢,在信息檢索方面,需要提供更為專業而且全面的信息服務,才可以使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實用價值得到有效提升[3]。在對服務進行檢驗的時候,提高質量和提高效率都是需要考慮的,對于服務的方式,使用多種方式并存,引導用戶主動參與,使館員真正了解用戶群體的需求,通過對思維進行創新,通過引入網絡資源與渠道,提供更好的服務。具體而言,可以從下面3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開展集中和集體式的培訓。至于培訓的內容,一般是可以選擇實用性的而且讀者需求較多的內容。第二是個性化培訓。這種培訓可以采取小范圍的交流形式。在針對用戶需求的時候,可以對需求目的進行明確,從而使培訓與交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4]。第三是線上培訓。這種培訓主要針對用戶的一般性需求。在服務模式的提供方面,可以采取多種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打造優質的學科服務平臺非常重要。另外,還需要利用大數據、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及互聯網思維,將其應用到學科服務平臺與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中去。這樣,才可以使讀者的需求得到更好地滿足,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通過圖書館大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可以使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決策更科學化和合理化。比如,可以對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進行改進與優化。具體的服務包括圖書借閱分析、讀者分析和科研課題分析等。基于此,使圖書館學科服務和科研服務更深入。另外,從圖書館大數據分析系統所獲取的各類數據信息資源中,可以使信息及資源充分發揮其價值。通過對資源進行共享,可以使學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其幫助教學科研能力提升。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使圖書館館藏資源與網絡資源等進行有機整合,這樣,高校圖書館的廣大師生用戶在搜索資源的時候更方便。而且,這也能夠幫助用戶對信息查詢效率進行提升,使服務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使資源得到更充分而全面地共享。其次,使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事實上,高校圖書館各自的資源非常有限的。因此,加強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樣也能夠使圖書館的學科信息資源數據庫進一步擴大。
圖書館有多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到圖書館用戶信息服務的效果。比如,館員的服務態度、館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等,就高校圖書館館員而言,必須進行不斷進行創新。比如,就信息技術服務而言,作為新時代的館員,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圖書館各項服務。比如,在專業信息服務中,需要加強對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力,對于圖書館中存在較大研究價值的信息,需要摒棄陳舊的思維,進行思維創新。另外,對于圖書館館員而言,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還需要從多方面來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
“互聯網+”服務是一種大趨勢。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而言,要認識到互聯網思維在圖書館各項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對互聯網服務的優勢進行分析,對環境需求進行適應[5]。通過運用關鍵信息技術,提高自己的服務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要廣泛閱讀一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使圖書館服務得到升級與轉型。
團隊型學科隊伍的建設非常重要。對于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通過學科館員這一個角色來完成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通過學科團隊建設來完成。圖書館服務質量是圖書館各項工作中的關鍵之所在。因此,需要使圖書館能夠為高校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學科服務內容需要根據用戶需求來進行改進。在21世紀,學科服務以知識服務型為主,科研服務型為輔。基于此,科研使高校廣大師生在文獻檢索服務、數據提供服務、提供決策依據等多個方面獲得更好的服務。另外,還可以為科研團隊定制個性化的前沿課題,以學科館員為主體,實現圖書館管理服務思想、機制、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創新。
今天,高校學科服務的發展需要秉持最新的發展理念,對于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將其融入到發展戰略中去。基于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進行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科服務質量,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搭建學科服務平臺與信息共享平臺;提升館員服務能力;豐富學科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