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林
(甘肅省華亭市東華學區黎明小學,甘肅 華亭 744100)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計算能力屬于核心內容,同時也是提高兒童數學成績的關鍵所在。因此,若想有效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教師需培養兒童良好計算習慣,把教材當作出發點,把現實生活當中的計算實踐當作出發點,利用兒童具有的特征,讓兒童一直對數學計算保持較強的好奇心,主動進行計算練習。為此,對小學時期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兒童計算能力的具體策略展開探究有著重要作用。
實際上,口算能力乃是培養兒童計算能力的重要基礎,能夠對兒童計算水平的實際發展程度產生直接影響。口算能力除了可以提升兒童計算效率以及計算速度之外,而且還能有效發展兒童的數學思維,有助于集中兒童的注意力。為此,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對口算練習加以重視,積極帶領兒童進行口算訓練。比如,數學教師對兒童口算能力進行訓練之時,需讓兒童達到此種水平,針對20 以內加法與減法,能夠脫口而出,針對100以內加法與減法,一位數乘法及除法運算,可以熟練正確計算。教學之前,數學教師需拿出幾分鐘訓練兒童的口算能力,不僅要進行常規性的口算訓練,同時針對解題當中一些常用口算與特殊口算的問題加以重視,比如4×0.25,0.8×25 以及1.25×8 等,數學教師可在班級當中通過競賽方式展開訓練,讓兒童通過小組接龍這種形式說出口算結果。通過上述比賽活動,可以調動兒童口算訓練的自主性以及積極性,有效集中兒童的注意力,促使兒童的口算能力有效提高[1]。
實際上,計算規則不是憑空產生的,在發展期間總存在一些特定依據,數學教師若想有效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需讓兒童了解計算期間的道理。為此,針對兒童展開計算訓練期間,數學教師需引導兒童深入探究計算規則,通過對計算規則具有的本質內涵進行挖掘,促使兒童掌握計算規則,進而有效提升其計算能力。比如,開展“小數乘以整數”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首先應當對教學目標加以明確,即讓兒童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小數乘法與除法對應的計算方式進行探究。課堂之上,數學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明明想要到超市當中購買三支鋼筆,已知鋼筆的售價是5.6 元,問明明購買三支鋼筆需要花費多少錢?針對這道問題,數學教師可先引導兒童把題目條件當作依據,列出相應的計算公式,即5.6×3,之后再讓兒童思考:5.6×3 這個算式具有的具體含義。應當運用什么方式計算這個算式?這對上述問題,數學教師可讓兒童進行自由討論,兒童通過認真交流以及討論以后,一些兒童會采用加法進行計算,一些兒童會通過小數定義展開計算,一些兒童會進行豎式計算。針對每種方法,數學教師都需及時加以鼓勵,對兒童思維方向加以肯定。通過上述計算以及討論,兒童最終可以得到結論:進行小數乘法計算期間,首先應當按照整數方法進行計算,之后觀察乘數當中一共包含多少位小數,便從積的右邊開始數上幾位,然后點上小數點。兒童在教師引導之下可以對算理知識加以掌握,有效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2]。
兒童在教師引導之下可以對計算規則以及計算道理加以了解,假設兒童無法及時進行練習,則兒童計算能力便只能停留于理論階段,其計算能力難以提高。很多教師為快速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通常讓兒童進行題海訓練,希望借助大量計算練習提高兒童的計算能力。然而,此種方法常常適得其反,過度訓練極易導致兒童對于數學計算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進而影響兒童的計算效率。只有合理科學的計算訓練還能有效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為此,教師需為兒童選擇一些極具代表性以及價值性的計算題型,減輕兒童的學習壓力,促使兒童的計算效率有效提升[3]。比如,開展“小數乘法”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首先應當對計算訓練計劃加以科學規劃。計算期間,數學教師需對轉化思想家已滲透。對兒童計算能力加以培養之時,教師需引導兒童計算整數乘法,之后幫助兒童對小數點位置進行確定,然后輔助兒童計算得到小數乘法的結果。在此期間,主要考驗兒童怎樣對積的數位進行確定,尤其是兒童遇到積的數位不夠之時,要怎樣用“0”進行補充,確定小數點位置以后,怎樣對“0”進行補充,這些都是兒童極易出錯的地方。對于這類問題,數學教室可設計以下習題:0.001×0.01=,0.01×0.01=,0.00001×0.1=,0.0001×0.1,,0.01×0.1=,0.1×1 以 及0.1×0.1 等,兒童在計算練習期間可以對小數點實際位置加以扎實掌握,進而促使兒童的計算能力不斷提高。
結論:綜上可知,對兒童計算能力加以培養并非短時間之內就可以完成的,特別是對兒童計算能力加以培養,教師需重視計劃性,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為此,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重視口算訓練,促使兒童對算理知識進行了解,同時強化計算訓練,進而有效提升兒童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