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峰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而語文閱讀的教學難度也在逐漸提升。很少有小學生能積極主動將時間放到語文閱讀的訓練上面來,甚至多數學生都不愿意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討論,這就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提高語文學習過程的樂趣,讓他們更關注閱讀學習;開展閱讀的心得交流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推薦多樣化的閱讀書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展更加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3-0149-02
A Probe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QU Feng? (Changba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Ka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key content in Chinese learning,and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Few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 actively devote their time to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reading,and even most students are unwilling to actively engage in reading discussions in class,which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ies to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Enhance the fun of Chinese learning process and make them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ading learning;carry out reading experience exchange activities to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recommend diversified reading books for student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develop more effectiv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Reading teaching;Effectiveness
1.提高語文學習過程的樂趣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閱讀部分教學被認為是不容忽視的內容。因為分數比例較大,難度較高,因此被語文老師認為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非常重要。基于此,小學語文老師需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樂趣,讓學生愛上閱讀。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避免他們偏離正確的閱讀方向,不利于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能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走入自己的誤區,使用不正確的方式進行閱讀,導致整個閱讀偏離方向,在自己的誤區中離正確答案越走越遠,不僅閱讀能力難以提升,還會影響學生本身的邏輯體系。面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的時候使用引導的方式,在要求學生閱讀之前,通??梢岳梦恼轮暗囊恍﹩栴}進行引導。在課堂前為學生布置作業,讓他們根據這些問題進行閱讀。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解決問題,讓學生獨自通過閱讀的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可以更為深刻地學習閱讀書目。與此同時,閱讀也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學習,學生們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愛上閱讀。
例如,在課文“桂林山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為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如果教師繼續使用枯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學生只能從課本中看到文字,卻看不到桂林山水的景色。這種枯燥的學習環境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相關問題“去過桂林的學生對桂林的印象是什么?自己想象的山水和文中描述的有什么不同?”“桂林山水在學生心中的特色是什么”這些教學問題,讓學生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本,而能夠將閱讀和自己的以往體驗結合在一起。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被勾起,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教師在引導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也能邀請學生分享答案,交流各自的體驗和想法,從而推動學生共同進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學習本身就是體驗與感知的過程,閱讀更甚。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于傳統的文字閱讀上面,它應該調動學生更多的感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但是一旦被條條框框限制,就會變成枯燥乏味的學習科目。語文教學需要跳脫傳統,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設立閱讀問題,成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帶著問題去閱讀,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好奇心,更能促進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閱讀的時候也更充滿樂趣。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意識到,“帶著問題”去學習,能夠大幅度提升語文學習的有趣性,讓課堂不再枯燥,讓學生愛上語文,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語文老師經年累月的引導和幫助,“照著課本去讀書”不能快速地帶動學生進入閱讀情境,提出問題、引導答案、促進共享,這些方式會大大提升閱讀學習的效率,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開展閱讀的心得交流活動
閱讀是文字的理解,而語文學習需要調動所有認知系統,除了學會理解之外,更要學會表達,而表達同樣能夠加深閱讀的理解。語文閱讀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文章,文章有描寫人的,也有敘述事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更能體會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感受,感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城市。這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了解文章,更是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過程。這種體會和感知需要得到表達和分享。每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心得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這種活動也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新的交流活動可以實現不同感受的碰撞,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交流的樂趣,這種感受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讓語文教學更有意義。
例如,盡管現在人類的生活越來越方便,網絡遍及整個社會,但由于小學生還不夠成熟,對于網絡的吸引力無法抗拒,很多學生容易踏入網絡,迷失自己。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學會利用網絡進行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網絡上搜索《中國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學習到古詩詞,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同時為了提升對詩詞閱讀的認識,教師需要布置任務讓學生寫心得體會,發表自己在觀看時的體會,并且與班級同學進行交流。這一活動是利用當下飛速發展的網絡進行的教學,學生可以更為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去思考、去感知。在親身體驗和分享的過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觀看統一節目、閱讀同一本書,學生之間進行分享,這本身就是一種與平常閱讀不同的有趣的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是有趣的、辯論也是有趣的,百家爭鳴也是有趣的。這種學習方式與其說是分享,不如說是交流和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習每個同學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這是基于每個人不同的閱讀能力和人生體驗而呈現出來的差異。而開展交流活動,可以讓不同想法的學生進行靈感碰撞,學生可以發現除自己之外更多的閱讀體會。而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想,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師可以經常性開展這種活動,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3.為學生推薦多樣化的閱讀書籍
語文閱讀是潤物細無聲的學習,它不只體現在課堂,更體現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而且課堂上的閱讀遠遠不能達到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古今中外有很多優秀的閱讀作品可以讓學生閱讀,教師教學的時候,不僅讓學生閱讀課程規定的文章,也可以讓學生閱讀課外的一些文學作品,將教學的范圍擴大化。擴大學生的思維視野,課外名著的閱讀價值頗大,所有語文課程中的文章都來自這里。教師鼓勵學生去閱讀多樣化的書籍,可以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對世界有更廣泛的認識,這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閱讀方式,也可以應用到課外閱讀上面來,鞏固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書籍進行閱讀,尋找符合學生年齡段的書籍,可以通過閱讀來加強課內知識的學習,提高閱讀教育課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擴展了學生的視野,這也正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例如,不同年齡的小學生適合不同的閱讀書籍?!逗5變扇f里》適合高年級的學生,《冒險小虎隊》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本身的閱讀能力進行調整,為他們提供適合的閱讀書目。又例如,多數小學生在學習簡單的文章時,理解會比較順利。但是面對一些復雜的文章,比如文言文,他們會出現沒有頭緒的情況?;谶@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文言文課外書目進行閱讀,讓他們觀看古代小故事、閱讀成語典故等,讓學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了解文言文學習的方式,提升閱讀語感。
不同的閱讀書目會帶來不同的閱讀效果,對于小學生來說,課程閱讀書目會相對枯燥,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提起興趣。但是課外閱讀書目不同,學生可以在感興趣的領域中尋找書籍,這本身就是富于樂趣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愛好、閱讀能力進行調整,為他們提供適合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更多的是基于學生的閱讀偏好而言,沒有學習任務、沒有試卷提出的問題,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閱讀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去了解更多課堂之外的世界。不僅提升了閱讀能力,也擴大了閱讀視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課外書籍,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自主閱讀,提升自身閱讀量。在日積月累的閱讀實踐中,學生本人的閱讀能力自然能得到顯著提升。這種學習方式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更習慣閱讀環境,當學生回歸課堂閱讀的時候,他們也會變得更自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探尋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語文學習過程的樂趣,通過設立問題讓學生建立閱讀的興趣。為學生開展閱讀心得交流活動,不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也要為學生推薦多樣化的閱讀書籍,通過課外閱讀開拓學生視野,發現閱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索明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內蒙古教育,2020(09).
[2]張慧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天津教育,2020(05):175-176.
[3]李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語文課內外,2020(01):222.
[4]黃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04):P.1-1.
[5]俞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05):193.
[6]楊世雙.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2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