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萍
摘 ?要:在新時代影響下,我國教育體系不斷更新和完善。在教育領域中,教師要加大教學和生活的聯系,促進教學的生活化,賦予數學課堂生活氣息,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感受到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將詳談幾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為數學教學提供助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149-02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era,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antly updated and improved.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teachers should increas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promote the life of teaching,give the breath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life,let students feel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well in their familiar environment,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in detail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lif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Living;Research
數學這門學科,側重理性,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僅如此,老師還要加大教學創新力度,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豐富的生活化內容,助力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理解數學知識。那么,在生活化情境中,老師需要利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內容和知識為學生講解數學內容,指導學生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實現理論和生活實踐的結合,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數學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
現如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轉變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的重要性,仍然是我行我素地采取傳統過時的數學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過時,不僅難以適應學生學習需求,而且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再者,對于一些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學生也已經產生視覺疲勞,甚至有些學生已經對單一無聊的傳統教學模式失去了興趣和耐心,沒有學習數學知識的激情,這種現狀影響下,學生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教師也很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教師缺乏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在數學教學中,許多問題都可以放置在具體的生活空間中來解決。但就當前教學形式來看,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結合的重要性,這樣教師就下意識地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關系割裂了,這不僅為數學課堂籠罩了一層“烏云”,導致數學課堂缺乏靈動性,而且還給學生帶來了壓抑感,學生難以學好相關的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如果老師沒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數學和生活二者沒有關系,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將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降低實際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2. 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1)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
從大多數數學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生活和數學是不可分割的,從簡單的層面來理解,通過將生活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或者通過參與教學中具體的生活實際來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有意識地將數學理論知識和具體的生活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數學知識和實踐聯系在一起時,教師也要注意一些問題,如果一些數學知識不能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或者是找不到可以解釋該數學問題的具體生活原理,那么教師不能生搬硬套,應該實事求是,轉向其他方法來解決,如果執意將二者強加在一起,這樣的刻意性做法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課堂學習效率,那么一旦離開現實生活,學生就很難解決這類問題,或者是學生容易存在這樣的問題,遇到一些數學問題直接去生活中尋找答案,并沒有事先對問題做出明確的分析和理解,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教師在將教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度,采取適當原則,要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同時也不能過分生活化,只有做到恰到好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平面圖形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這是學生自小學就需要熟練掌握的,對長方形、正方形以及梯形等平面圖形的定義、特點、周長以及面積公式不僅要熟練記憶,而且還能有效運用。在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自主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與這些平面圖形相似的物體,然后記錄下來,比如說:我們教室的地板是正方形、教室的黑板是長方形等等,學生間要相互分享,以拓展視野,真正在生活實踐和探索中學好數學平面知識的相關內容。同時,也不能過分生活化,如果一些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并不密切,教師也要恰當處理,看是否可以轉換一種方式將其和生活掛鉤,如果實在無法聯系在一起,老師也不能強加,轉變其他方式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數學問題,這樣也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尊重教學生活化,創新數學教學模式
在采取生活化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特別注意采取正確、合理并且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隨著學生數學知識的增長,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并且能夠完成得非常好。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放手將學習交給學生自己,必要的時候再為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導和意見,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的數學知識,會記憶更加深刻、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布置預習任務,提出一些將要教學的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然后,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做到檢查和糾正,以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置于生活化環境中,創設合理豐富地生活化教學氛圍。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相關內容時,我們大家對鐘表都不陌生,幾乎每家都會有,可以是小巧玲瓏的鬧鐘,也可以是大型的掛鐘。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具體的鐘表實物,教給學生分辨時針、分針和秒針,這是“認識鐘表”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問題:鐘表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有什么不同?三者分別代表什么含義?這時,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尋找答案,通過仔細觀察鐘表得出一些結論。在還可以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從自家帶來一個小鬧鐘,借助實物來學習相關的鐘表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具體地實踐活動解決數學問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適當地組織豐富有趣的生活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如果想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發揮出來,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數學生活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探索一些數學問題,獲得全新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改變課堂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老師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生活實踐活動,以此帶給學生不同于以往的課堂體驗和感受。比如,在教學小學蘇教版“多邊形的面積”時,這也是平面幾何的具體內容,學生學起來可能會感覺到有些抽象,但是如果將其置于生活化情境中,學生則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老師首先要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將上課所需的材料準備好,比如:可以自己制定一些多邊形,然后將一些多邊形放在一起,組合成新的圖形,為學生設置直觀性學習情境。其次,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一些材料,如白紙、剪刀等,讓學生自己動手裁剪多邊形,然后用尺子測量多邊形的長度,進行面積計算,通過一些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同時,還能鞏固所學的面積知識。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做數學,既要搭建起師生交流溝通的橋梁,又要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提高解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校園中、圖書館中尋找學習的線索,學好相關的數學多邊形內容。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教師提出數學競賽的要求和具體內容,讓學生通過數學競賽來體會數學精神,激發個人潛能,為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提供動力。
(4)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解決數學實際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利用生活化內容來解決,有些問題只有通過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解決,如購物、操場面積計算等等。基于此,老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良好地生活化學習情境中增強自己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不僅如此,還可以簡化數學內容,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比如,在教學小學數學“百以內的加減法”內容時,老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到重要的數學內容。再比如,可以設置“商場購物”這一生活化情境,商店中商品琳瑯滿目,其中排球35元一個,籃球43元一個,足球39元一個,羽毛球48元一副。這時,老師可以找來幾名同學扮演消費者,其中一名扮演售貨員,某同學想買一個足球和一個籃球一共需要多少元?另一個同學拿了100元錢,問買一個排球、一個足球和一副羽毛球,錢是否夠?如果不夠,還差多少?這時學生可能會聯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購物的場景,也能很快地將自己帶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快速地計算出最終的結果和同學一起分享。由此可見,通過將具體的數學問題放置在生活化場景中,學生會有一種熟悉感。同時,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學生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這對增強學生學習數學信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意義。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關注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真正發揮數學教學的作用和價值,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還有利于將學生置身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這對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讓生活化的學習方式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心中。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萬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途徑探析[J].學周刊,2020(28):119-120.
[2]李桂蘭.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20(10):46.
[3]蘇效平.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J].考試周刊,2020(80):79-80.
[4]孫玉紅.新時期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分析[J].名師在線,2020(26):58-59.
[5]吳鑫.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生(下旬刊),2020(9):59.
[6]朱國興.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