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高爽
劉強東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未來京東,百分之百無人化運營,未來的京東將是一家自動化運營的公司;充分利用AI技術可以減少人們的工作時長,未來一天只要工作兩三個小時;十年內,京東員工將從現在的16萬減少到8萬。交給AI和機器人后的京東,意味著,50%的員工將會被裁員,這就意味著那些貢獻一般、價值不高、可替代性強的員工,毫無疑問地將被淘汰。不僅是京東,在人工智能時代,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尤其是低端從業者,未來都有可能被AI技術取代。《經濟學人》曾對人工智能和財務會計的崗位做出調查,在今后的20 年時間里,兩者會發生激烈的替代和競爭。麥肯錫也對會計記賬、審計和簿記員的崗位進行預測,人工智能將會有86%的可能性取代上述崗位。
財務人工智能替代大部分的會計基礎核算工作,會計核算人員生存空間正在被擠壓。人工智能讓會計實務變得更加便捷、精準,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低級重復性手工記賬的財務工作人員。因此說,財會人員要增強知識儲備,建立多視角的立體思維,尋找適合自身的職業立足點,和人工智能協同發展。通過大數據技術擴充了數據類型和數量,將非財務信息納入管理決策范圍,區塊鏈從底層規避了數據可靠性風險。在區塊鏈技術下,未來組織的財務準則遵從度將大大提高,財務會計賬務處理的工作強度將大大降低,轉而會加強管理會計工作,支持企業經營分析及戰略決策。
以發票為例,對企業而言,發票必不可少。依據傳統處理方式,發票認證、報銷錄入、分攤費用、會計憑證等一系列流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如今,財務管理正在邁向一個“人機協作,智能分工”的全新時代。從“財稅一體化”到“報賬機器人”,從大型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到小微企業的“代記賬”,人工智能在財務管理領域的應用愈加深入。人工智能對單一財務會計人員的替代和挑戰,促使業財一體化越來越發揮實效,有利于培養高階的管理會計人才。
人工智能的普及是大勢所趨,財務人員的轉型也是勢在必行。正如任正非所說,財務必須理解業務,否則就是低價的服務,這就為財務的轉型指明了方向。財務人員應站在業務角度,應用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實現業財融合,從而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管理會計的功能,是管理的升級,由傳統會計的“賬房先生”轉型為管理會計。
新時代下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將在更高的層面、更宏觀的層面建立更高的標準,來推動財務管理行業的改革和創新,必將引發財務管理領域信息化以來的下一重大變革,重構財務管理的職能。當前,關于財務管理職能的觀點眾多,但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這主要是因為忽視了“人”對財務管理及其職能的影響作用。因此,人工智能時代,企業正在從財務組織模式、財務人的認知、財務信息技術等方面全方位地改變著財務職能,以提升智能決策。企業實施財務管理職能重構,主要目的是為企業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決策提供財務信息,簡單說財務管理的目的是管理,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及競爭力。
首先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結合,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實現企業財務實時預測和決策,提供更加智慧的智能風控。
其次是區塊鏈技術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創新。新時代下的區塊鏈技術將對業務財務一致的保障模式帶來根本性改變,在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底層搭建區塊鏈賬簿,實現業務與財務系統多方共享記賬機制,支撐業財高度融合,實現記賬即對賬。
再次是新時代下財務管理人才發展的路徑選擇。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從純財務人員向財務與IT 知識相結合的人員轉變;成為業財精通的綜合性人才。

除了外部形勢的嚴峻,很多財務從業者至今還身陷工作的泥淖無法自拔。許多從事基礎財務工作的人員,日常工作繁忙,在基礎事務中忙得不可開交。可一旦涉及業務轉型,卻又不知何去何從。財務工作者也越來越焦慮:加班是家常便飯,還經常費力不討好,即使小小的報銷問題也有可能讓人原地爆炸;出了問題全是自己背鍋;還有考不完的CPA,拿不下的中級,遙遙無期的升職加薪。“工作越來越難做了”,是財務工作者最多的抱怨。
人工智能時代,許多基層財務崗位被智能財務軟件或機器人替代,致使大部分財務人員向業務前端轉型,例如由核算型轉向管理會計。這一轉型有助于推動企業實現業務與財務融合,使企業的財務管理由事后反映向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轉變,越來越深入介入企業的業務范圍,更好地輔助企業決策。為此,管理財務的主要職能轉變為在公司戰略目標的指導下,依托企業信息系統,與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研發、倉儲等業務深度融合,對業務各個環節進行數據收集、財務分析、預測、規劃、評價和激勵。我國財政部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表示,將管理會計作為急缺人才。相關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校、企業和社會等主體的共同參與。
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將新技術相融合,促進財務管理在技術上和思維上的革新,智能時代財務人能力如何升級,如何更好地駕馭人工智能,提供更加智能的財務決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從兩條鏈路,即新技術融合實現智能決策和新時代智能化財務管理人才提升路徑來分析,一方面通過這些技術的融合實現財務智能決策和財務創新,另一方面,智能時代財務管理人才自我提升的實現路徑,分別從戰略決策、專業內涵、財務共享、業財融合和組織創新升級等方面,打造智能化、復合型高端財務管理人才。具體思路如圖所示:
總之,人工智能的應用必將會改變企業財務管理的整體架構,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與科學化,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健康和長遠發展奠定重要技術基礎。未來的財務管理人才需要具備高感知、高概念、高創新的能力,要快速感知市場的變化,高度凝練變化的概念,從而進行高度創新。高感知的背后是身體智慧,高概念的背后是認知智慧,高創新的背后是場域智慧。要具備高認知能力,不斷地跨界以賦能。財務是一門哲學,未來,財務將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作者單位 云南省宣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