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敏
近期,政府對物業管理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強。從2021年1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到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物業管理的政策持續出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物業管理成為政府的有力抓手,在后勤服務社會化推進中能有效分擔政府工作,政府重新認識到物業管理行業的重要作用。物管企業可以發揮政府準派出機構的職能,利用其網格化管理能力,幫助政府保持社會穩定。
不久前,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發布《關于做好物業管理區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倡導全體會員單位深刻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嚴格落實聯防聯控責任和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加強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防護管理,充分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科學預防和應對疫情,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正所謂“政府有需求,物企有能力”,兩者形成協同互補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政府和物管企業的利益一致化。
除此之外,物業管理還首次進入國家五年規劃。2021年3月13日,新華社發布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相比過去的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到物業管理,提出“提高物業服務覆蓋率、服務質量和標準化水平”,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這意味著,物業管理行業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物業管理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將持續得到改善。

不僅如此,老舊小區改造也為物業管理市場帶來增量空間。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較2020年計劃改造量增加35.9%,較2020年實際改造量增加31.5%。老舊小區的加速改造擴大了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空間,這對那些品牌效應強、管理服務優質的物管企業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利好,可以說,物業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未來,隨著進入物業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行業內的競爭也會加劇,能否降本增效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從人力資源角度來看,首先關注的就是企業的用工成本。根據《2021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排行》數據,2020年,百強企業營業成本均值為8.86億元,同比增加12.07%,其中,人力成本占比達58.32%,較2019年下降0.77個百分點。
盡管人力成本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相較于其他行業,物業管理行業的人力成本占比仍然非常高。其中,保潔員、保安員、客服等崗位是物業管理企業占比最高的崗位。但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第六期“全國招聘大于求職‘ 最缺工 的100個職業排行”,與物業行業緊密相關的兩個工種——保安員和保潔員均位居榜單前十,其中2021年二季度,保安員與保潔員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可以看出,目前物業行業用工緊缺難題顯著。
從薪酬結構來看,由于物業行業崗位的服務人員大多屬于藍領范疇,相對來說工資薪酬也較低。目前來看,優質物業企業的人均薪酬遠遠超過普通服務人員的薪酬,但總體看,薪資水平仍舊不高,這也是物業企業招聘難的原因之一。這就導致一種矛盾情況的出現:一方面,物業管理行業越來越火熱;另一方面,人員招聘難問題又極大地制約著物業管理企業的發展。
那么,物業企業如何更好地解決招聘難問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站在人力資源的角度,首先就要解決好用工的招聘以及人員配比的問題。
●采用外包方式,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2020年,百強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48.3萬個,同比增長16.24%;提供外包崗位59.02萬個,同比增長7.01%,其中多數為秩序維護、保潔、綠化等基礎服務崗位。可以看到,百強優質企業將四成基礎崗位進行外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用工風險以及招聘難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將這些基礎崗位外包給環衛公司、安保公司以及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從而降低自身的用工風險。
●采用專業的勞動力管理軟件優化人員排班
物業管理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人數眾多且涉及的項目分布較廣。采用勞動力管理軟件能夠優化人員的配置,實現不同區域、不同項目之間人員的快速調配,提升企業內部的運營效率。


●通過培訓提升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可以邀請業內專家或物業培訓領域的知名講師為服務人員授課,通過對環境管理、物業維護、安全管理、物業檔案建立、管理溝通、專項服務等內容的系統學習,掌握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加強物業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服務意識和整體素質,物業管理企業才能提升服務水平、服務意識,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加強科技賦能,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利用智能設備等科技產品來替代部分人工,既能節省人力成本,又能增加工作效率。例如,增加巡邏、清潔、倒垃圾、拿快遞等各種機器人,搭配各種人工智能的圖像算法、尋路算法,可以快速完成一些煩瑣重復的工作內容。
總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前景更加明朗,但行業內的競爭也會不斷加劇。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物業企業要在用工層面做好降本增效才能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