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作出多方面努力,結果卻失敗了;而另一些人看上去沒做什么特別的努力,卻飛黃騰達,走遍天下。生活中這種事例實在太多,差別只在于能否抓住成功的關鍵。
企業經營的成功,最終由市場判定,由需求與競爭判定,被顧客否定或被競爭者打敗,則謂之不成功。因此,成功與否最終歸結為“經營上的功能”,表現為產品或服務。
關鍵功能的確定,首先要與顧客相對應,弄清你的產品與服務是否具有“交換性”,顧客是否愿意為此支付更高的代價,產品與服務是否滿足顧客所認定的價值。尤其要弄清楚,顧客心目中首要的價值是什么,價值排序如何。
對一個搭機遠行的旅客來說,“安全”是他心目中第一位的“價值”。那么,航空企業成功的關鍵功能是“提供安全保障”。顧客心目中所看重的“價值”,并非一成不變,當航空公司普遍能達到“安全標準”的時候,或者顧客普遍相信飛機比其他運輸工具更為可靠,坐飛機不再那么擔驚受怕的時候,其心目中第二位或第三位的“價值”,將左右著顧客的取舍。到那時,顧客也許更看重在漫長的航程中,能吃到些什么,或看到些什么。
其次,與競爭者相對應,要弄清你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性”,諸如是否低于競爭者的成本,在質量與功能上是否有競爭力,是否能按時交貨等等。尤其要弄清楚,在生產的交貨期、產量、質量與成本上,哪一方面決定了競爭的成敗,以便能把握成功的關鍵功能,是以質量取勝,還是以成本取勝,或以交貨期取勝等等。
企業一旦確立了經營領域,確立了事業活動的基礎,必須進一步弄清楚的是,決定這些關鍵功能的“關鍵活動”是什么,或者說,決定成功的關鍵業務有哪些。
決定航空公司能否提供“安全保障”功能的是一系列業務活動;決定推銷員能否練出一張取信于人“笑臉”的,是他的修養與修煉活動。這些業務活動盡管最終都會影響到產品與服務的質量與價格,影響到產品與服務的競爭能力,影響到產品與服務對顧客的滿足程度,但是,不同業務活動對競爭的意義、對爭奪顧客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進而,對企業經營成敗的貢獻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把握關鍵活動,以便于在整個經營領域確立相應的“重心”。
“不知常,妄作兇”。常識就是被實踐驗證的相關領域中的基礎知識、底層規律。從理論上講,常識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可惜的是,很多創業者、大型企業失敗都是因為不遵循常識。
生存是企業的第一主題。企業的生命力取決于多方面要素,其中資金鏈和執行力是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因此,要確保資金鏈的健康,不斷提升執行力。企業生存的三個常識是健康為本、量入為出、剩者為王。
發展是企業持續的追求。在發展的關鍵要素中,內部主要看自身能力,外部考察的是把握機遇的能力。很多企業慘敗的教訓是不夠專注,所以一定要專注在主業上,深深扎根,根深才能葉茂。發展的三個常識是腳踏實地、專注價值、與時俱進。
擴張是企業節奏的布局。擴張的時候要盡可能做到相關多元化,一定要量力而行。擴張要把握三方面重點:專注擅長的業務,實踐有些擅長的業務,培養可能擅長的業務。三部分的大概投入比例維持在70%、20%、10%為佳。擴張的三個常識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變革是企業永恒的行動。變革是“一把手工程”,目的是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做充分準備。最好的變革方式不是大刀闊斧或轟轟烈烈,而是潤物無聲地實現變革。變革的三個常識是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合作是企業前進的源泉。合作講求以德為先,與德合作。同時,要以法為基,法、理、情的順序不可顛倒。無論合伙人、員工還是客戶,一旦進入商業合作階段,本質上就形成了交易關系。合作永遠要把“法”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要誠信為本,追求共贏。所有不誠信的行為,一定會在未來以更大的代價作為結果。合作的三個常識是以法為基、與德合作、追求共贏。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做好企業文化有三方面關鍵因素:完善企業經營哲學;樹立正確價值觀;文化是實踐、是行動,且能夠成為多數人的共識。最重要的是領導者以身作則。企業文化的三個常識是切合實際、達成共識、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