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裕
【摘要】本文立足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從“學案結合微課,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引入趣味視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應用電腦軟件,生動展示數學知識”“應用智慧課堂,構建新型互動方法”“利用線上社交,充分布置合作作業”五個方面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信息記錄和傳播方式的變革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當今社會,隨著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快速推進,教學觀念也在逐漸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落實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勢在必行[1]。相比于過去,信息化浪潮給教師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相比于知識的記憶,教師更需要培養學生批判、創新等高階思維。其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也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手段。將信息技術充分融入日常教學中構建混合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充分結合信息技術,構建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滿足信息化社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
一、學案結合微課,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如今,終身學習理念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中小學教學也更加重視方法的教學,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信息化背景下逐漸流行的新教學方法,無論翻轉課堂教學,還是探究式教學,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2]。因此,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預習能力。信息化背景下,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學案則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教師用將微課與學案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預習,一方面能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了解學習重點,避免信息爆炸造成的時間浪費。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案結合微課的方法,提高預習效率,為開展高效的探究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針對“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知識點,教師就可以以先學后教的方法進行教學。在預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發送學案并推薦相應的微課。其中,學案主要包括以思維導圖展示的知識框架和前置性練習題。而學生需要根據前置性練習題的完成情況,選擇合適的微課進行學習。尤其是前置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需要在觀看“一元二次方程”微課的同時,合理選擇“一元一次方程”和“平方根”的微課進行觀看。相比于單純的文字學習,學生結合微課進行預習,效率會更高。這樣,通過信息技術,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學習內容,為高效的課堂探究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引入趣味視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相比于傳統教學,信息化時代的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受到重視。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習難度較高,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動力是“攻破難關”的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則為教師提供了多樣的數字化素材和教學手段,其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將數字化資源應用于導學環節,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3]。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錄制實景微課導學視頻。相比于傳統教學中以圖文為主的方法,視頻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引入生活化素材,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在這一節課中,教師就可以學校為場景錄制視頻,讓學生從中尋找能說出名字的幾何圖形。這一活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通過趣味視頻的導入,教師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為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式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應用計算機軟件,生動展示數學知識
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容易在理解上出現問題。在信息時代,社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采取合適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就相當關鍵。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具有可視化的特征,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從而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生動地展現數學知識,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滿足現代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例如,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STFMath軟件展示函數。課堂上,在學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后,教師就可以為y=ax2+bx+c這一函數中的常數賦值,并表現在STFMath軟件中。在這一過程中,針對函數中常數對函數圖像的影響,教師可以分別賦予a、b、c不同的值。而在STFMath軟件中,圖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調整a,圖像主要在曲線的彎曲程度和方向上發生改變;改變b的大小,圖像主要在水平方向上發生平移運動;而改變c的數值,圖像主要在垂直方向上運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之后在STFMath軟件中操作以驗證自己的觀點。而在學生的觀點出現偏差時,教師也可以直接列出函數,用軟件中的圖像進行證明。相比于教師課件中的圖片,以軟件展示函數圖像具有形象和動態變化的特點,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對學生更好地理解函數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應用智慧課堂,構建新型互動方法
信息化時代,教師更需要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這就對學生學習的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探究的內容變得更加有限。在此背景下,充分突出教學的重點就變得相當重要。智慧課堂是一種新的課堂模式,其立足快速便捷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一方面能在課前收集學生的學業數據,幫助教師確定教學的重點;另一方面也能讓教師在課堂問答中與學生構建一對多的互動模式,從而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智慧課堂中的數據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對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初三函數的專題復習中,教師就可以習題評講的方法進行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電子答題卡和相應的智慧課堂軟件向學生布置課堂練習。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數據會及時反饋到教師端。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業數據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比如,在與一次函數有關的題目中,學生錯誤率較低,教師便可以簡單地進行總結。而在與三角函數有關的題目中,學生錯誤率較高。此時,教師一方面需要根據學生選項數據確定學生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另一方面需要從智慧課堂軟件中選擇其他考查同一知識點、難度適中的題目讓學生完成,以鞏固所學知識。而在難度方面,教師可以直接參考軟件中的標注。由此,通過智慧課堂,教師更好地構建了一對多的課堂活動模式,有效地確定了學生的薄弱點。這對開展個性化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五、利用線上社交,布置合作作業
在信息化社會,相比于單純記憶知識,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5]。數學本來就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用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尤為重要。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線上社交的方式,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布置作業。線上社交為學生提供了新的交流方法,有利于學生高效完成作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應用線上社交,以此為基礎布置合作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
例如,在時間相對較長的假期,教師可以就“閱讀與思考 概率與中獎”一節向學生布置實踐探究作業,這一探究作業總共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材料探究。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國古代名將狄青的素材。為了穩定軍心,狄青向神靈禱告:“如果您能保佑我打勝仗,那就讓我拋出的銅錢全部正面向上?!敝?,他投了一百枚正面向上的銅錢。教師提問:“對于這個故事,你怎么看?”其二是實踐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超市的抽獎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其規律,并寫出調查報告。對這兩項作業,學生個人是難以達到最佳效果的。而利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通過QQ、微信等軟件進行交流,一方面能更好地探究狄青素材中的數學規律;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分工和調整任務,更好地完成調查作業。這樣,通過線上社交,教師有效增加了課下作業的種類,利用實踐探究活動有效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需要教師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積極利用信息化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微課、智慧課堂、線上社交等多種信息化工具,構建以學生為主的、開放的、互動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具備信息化社會必備的能力。
【參考文獻】
馬相春.基于大數據的初中數學智慧學習系統模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
艾明紅.信息化環境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曲歌.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效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陳殿光.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數學“四基”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范青花.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例談[J].名師在線,2016(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