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陳平



摘要:文章以長三角地區70家中小型物流企業的調查數據為依據,以中小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透過學校、學生及政府三個參與主體的分析,構建了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層次分析結構模型,運用AHP法進行了影響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學校因素是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最重要因素,在學校因素中,學校管理的靈活性是所有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在政府因素中,企業更關心的是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協調和服務作用;在所有11個影響因素中,排名前五的因素均與學校和政府有關,分別是學校管理靈活性、教學設施、政府協調與服務、適應市場能力及參與人才培養經費補貼。
關鍵詞:中小物流企業;人才培養;影響因素
一、引言
近年來,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和地方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特點決定了企業必須參與,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實踐證明企業積極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培養高職學生實踐技能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然而,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普遍面臨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廣度不足,深度不夠等問題。
國內學者對影響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因素進行了研究。段素菊等從政策角度將現存的法律政策體系不健全、法律政策執行不力等作為企業缺乏參與高職人才培養重要影響因素。周紅櫻等認為,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缺乏主體地位、缺少社會責任感以及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等是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動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候煒征從企業、政府兩個角度展開分析,認為勞動力過剩現象嚴重、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淡薄、企業追求眼前利益以及職業院校自身辦學存在問題等是企業參與高職培養人才積極性的重要原因。趙海婷提出影響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因素包括企業認識不足、企業得不到相應的經濟利益、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等。孫健等從社會責任視角出發,提出社會責任氛圍欠缺、政府評估監督體系不完善、獎懲機制不合理、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企業社會責任感缺失,從而缺乏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動力。黃小歐等從價值鏈視角出發,從合作育人的多重屬性、企業責任與利益的關系、人才培養質量、參與合作的投資回報等多角度多因素,探討了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動力不足的因素。
總的來看,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對象上,較少聚焦于中小物流企業。隨著電商行業迅猛發展,中小物流企業作為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在吸納就業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物流企業在參與高職人才培養中理應承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可以在諸如提供崗位人才,委托職業院校進行員工培訓,與職業院校進行技術合作等方面獲得支持。
本文以中小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對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實證研究,旨在了解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程度、揭示影響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內外部因素。
二、研究設計
為了解中小物流企業對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真實意愿和想法,本文設計了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調查表和訪談問卷。問卷初步設計完成后,首先對問卷量表進行了小樣本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做了些相應的調整和完善,以保證問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接著本文選擇以長三角70家中小物流企業作為調查對象,對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進行實地調研,搜集一手調查數據,然后運用數據分析軟件對調查整理后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意愿調查
“學校熱、企業冷”被認為是校企合作中的普遍現象。然而通過對中小物流企業的實地調查和深入訪談,我們發現64.3%的中小物流企業認為企業有必要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愿意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企業占57.1%,甚至有35.7%的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非常強烈。具體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二)基于AHP法的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影響因素分析
如前所述,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認為有必要參與到高職人才培養,也有強烈的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然而現實中,很多學校反映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中積極性不高,總有一種“學校熱、企業冷”的感覺。因此探索影響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因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滿足其合理需求,以提高其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走訪調研了部分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意愿強烈的中小物流企業,結合本領域的專家進行了訪談和咨詢,經過反復修改和完善,以中小物流企業需求角度為基礎,從學生、學校和政府三個維度,構建了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11個指標層,如表2所示。
根據構建的影響因素層級結構指標,設計調查表,邀請前期調查中非常愿意和愿意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65家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對調查表進行打分。根據專家及從業人員的意見,用專家打分法,按照對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予以量化,建立相應的判斷矩陣,運用AHP法確定各影響因素的權重,具體計算結果如下:
綜合表3~表6的計算結果,對各影響因素進行總排序,如表7所示。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綜合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AHP法,通過對長三角70家中小物流企業相關負責人在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得到以下結論。
(一)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意愿較為強烈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企業都有著較為強烈的參與愿望,超過80%的中小物流企業不僅認為企業參與的必要,而且也愿意參與和投入到高職人才培養中。從企業角度來看,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希望通過參與高職人才培養作為突破口,解決企業用工難、用工荒的問題。
(二)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因素
本文以中小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透過對學校、學生及政府三個關聯主體的分析,構建了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層次分析結構模型,運用AHP法進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學校因素是影響中小物流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政府因素,最后才是學生因素。在學校因素中,企業首先關注的是學校管理的靈活性,是所有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在政府因素中,企業特別在意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協調和服務作用;在所有11個影響因素中,排名前五的全是與學校和政府有關,分別是學校因素占60%,政府因素占40%。這說明在參與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和政府因素是能否有效合作的關鍵。
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迭代升級,中小物流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物流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培養人才的積極性,以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然而高職院校天然具有的行政性特征,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很難適應企業的靈活需求,作為營利性組織的中小物流企業,在與具有非營利性特征的職業院校的合作中,如果經常受學校行政約束影響,則很容易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其中經濟利益的影響最為突出。另外,學校教學設施和企業的適應性也是中小物流企業在決定是否參與高職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因素。這些學校層面的因素是企業在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時最為關心和重視的。
政府作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主要任務在于出臺相關激勵措施、政策法規和制定保障機制等以此激發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信心。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表明,政府行為為校企合作深入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紐帶作用。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提供財政支持、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務政府等政府行為對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政府通過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優化外部環境,明確和保證企業在參與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化政府的第三方紐帶作用,定能吸引企業深入參與到高職人才培養之中。
參考文獻:
[1]段素菊,等.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對北京部分大型企業的調查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03):22-26.
[2]周紅纓,趙恒伯.論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補償機制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3(01):76-80.
[3]侯煒征.行業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動力機制研究[J].職教論壇,2014(19):16-19.
[4]趙海婷.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動因、障礙及促進政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6(09):46-50.
[5]孫健,等.社會責任視角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動力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7(18):20-24
[6]黃小歐,等.價值鏈視角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動力不足的原因與對策[J].江蘇高教,2021(07):103-106.
*本論文是江蘇省2017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小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的動力機制研究”(編號2017SJB067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