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彤 李 禮 (吉林外國語大學)
消費在對經濟發展進行帶動的過程中成為重要因素,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始終有所體現,并和人們生活產生緊密的聯系。大學生在社會群體中處于精英的水平,在家庭與學校以及社會的關系維護過程中起到紐帶的作用。對大學生的消費理性進行引導,能夠對其全面的發展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產生重要意義。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可以得出,當代大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消費中出現了不少非理性消費問題。學校應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予以關注,引導其消費觀念的正確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這一群體開展消費道德的教育,為其消費的行為進行規范,使其消費的行為能夠趨于理性,并且形成良好的習慣,以健康的狀態面對大學的美好生活。同時,鼓勵當代大學生學習必要的理財理論知識,提高其理財技能,讓其能夠合理規劃使用自己有限的經濟收入,減少非理性消費行為。
我國的GDP 呈現逐漸增長的勢態,經濟實現較快發展,國民的購買力實現飛速的提升,消費水平發展潛力巨大。最近,許多高校推進擴招,普通的高等院校其招生量大幅提升。大學生群體數量在不斷壯大,作為特殊的且數量較為龐大的一類消費者,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消費行為也受到大眾的關注。近年來,有不少關于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報道,報道中談及一個問題:在校大學生存在非理性消費的行為。為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了長春市內二十所高校本科生的消費情況,被調查對象覆蓋大一至大四各年級的學生;每月消費額度在2000-3000 元,占比54.55%,3000 元以上占比24.24%;有52.53%的同學表示,在購物時自己有時會買一些促銷打折的商品但自己用不上的東西,網購存在非理性消費的比例有62.63%,實體店存在非理性消費的比例是46.44%;45.45%的學生因心情不好,情緒需要發泄時,也會通過消費來緩解;對于這些非理性消費影響因素的調查顯示,其主要影響因素有大眾傳媒、追求時尚潮流和名牌及攀比心理和報復性消費心理。
所以,大學生這一群體產生消費行為時經常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往往是非理性的,往往忽略自身消費的能力和真實的需求,面對消費品時容易產生認知不足,盲目消費的行為。而這種不理性消費的后果就是會給大學生自身、家庭甚至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大學生活與之前的生活最大區別是他們可以相對自由地支配一筆數額不算小的生活費?;谶@一群體經歷過高考的苦難與挫折,其往往在大學時期逐漸放松自我,尋找一些方式去享受有趣的生活,這種心理直接影響他們生活消費,例如去網吧、KTV 等娛樂場所或去商場購物。大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自尊心作祟,追求時尚個性或攀比心理等原因,進行奢侈消費、沖動消費,沒有考慮到自身及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些大學生的經濟收入根本無力為自己的非理性消費行為買單。加上近年來網絡信貸興起,在校園當中,各式各樣的貸款廣告出現惡性發展,發放貸款的公司往往拋出誘人條件,使得學生在消費欲望的驅使下利用貸款和信用卡出現透支消費,而這些行為也給自身、給家庭和社會產生了惡性影響,這一群體在面對新鮮事物時辨識能力較差,往往會產生超前消費問題。因此,這一群體信貸的申請占比超過了90%。目前,我國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消費支付方式已經由傳統的現金、銀行卡支付轉向移動支付,網絡購物盛行,各大電子商務網站推出分期付款,給予消費者一定的消費額度,這月先消費下個月再還款,這無形中增加了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誘惑,使他們沉迷于非理性消費無法自拔。
雙十一在西方為光棍節,然而在近幾年,這一節日被演變成為供全民進行購物和狂歡的日子。在這一天,網上有各種商品的折扣和搶購活動,營造出物美價廉的商業氛圍。在這一氛圍的誘惑之下,跟風消費的比例大幅上升。據有關統計顯示,僅天貓在這一天的購物活動,其成交量就在三年內實現大幅度的上升,一度創下紀錄。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學生群體瘋狂網購貢獻的。大學生在看到購物節所銷售產品價格低廉時就很容易產生盲目的購物行為,一旦認定某件商品價格低廉,就盲目購買,很多學生絲毫不考慮這些東西是否對自己有用??梢哉f現在網購已經與大學生活息息相關,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想買的東西,但是在感謝互聯網便利的同時,也要思考一下自己購買的東西是否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半p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商品退貨率較高。據有關調研和分析,每年這一天的退貨率達到50%左右。產生這一結果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發貨速度慢,其次是非理性的消費行為作祟,消費者往往過后才發現是盲目購買。
大學生群體其消費認知接收來源主要是其原生家庭,其家庭的環境和觀念能夠直接影響到消費行為。如今,“溺愛”一詞非常流行,父母往往給孩子買最好的東西,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因此,處于這種家長溺愛孩子的家庭中,孩子缺失正確的消費觀念,僅僅知道只要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去買,從不考慮價格是否自己可以獨立承擔得起。從家庭到學校,學生并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正確消費,理財知識匱乏。從小形成的一些錯誤消費觀念,因為家人、學校的教育不足而繼續錯誤下去,導致一些不可收拾的后果。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有75.23%的大學生消費觀是隨心所欲,不在意是否超出自己的預算,僅僅有9.11%的大學生會制作出詳細的消費計劃。這個數據大可說明:大學生理性消費觀念缺乏,缺少對正確消費知識的了解。
在大學生活中,大學生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例如包夜上網、物質攀比,網上購物等,當大學生面臨這些誘惑時,切記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不要被誘惑所牽制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時刻提醒自己這么做是否可以獨立承擔后果。消費前要認真思考是否真正需要,應讓所購買的商品發揮它最大的價值。與同學之間,不要盲目攀比,一個人是否優秀并不是看她的著裝、外表,而是看她的內涵以及各方面能力。不要沉浸于物質生活,要以自我完善、自我進步為追求。有關部門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對不良網絡貸款的懲罰力度,對其進行嚴格的管制,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
社會的消費環境極易影響大學生群體消費的習慣養成,所以全社會消費的風氣良好,則能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在良好環境正確的引導下,大學生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對自身消費的行為做到規范。我國在十一五的規劃當中,將節約社會的構建作為重要的任務。整個社會要將這一核心貫穿到消費觀念當中,對消費方式引導其變革,使社會消費的觀念體現在節儉與適度,并且合理。此外,還需要完成精神文明的建設,杜絕享樂、拜金、浪費與奢靡行為的產生,使得全社會懂得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禁止盲目跟風,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弱化來自不良風氣的影響,使這一群體能夠處在消費的正確觀念引導當中。
家庭對于學生來說是成長的搖籃,所以家長要承擔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責任。家長也應轉變自己的觀念,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及教育,使其最終處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在學生觀念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要起到榜樣的作用,使其養成樸素勤儉的優良作風,懂得金錢來之不易,需要時時珍惜。學??梢圆欢ㄆ趯Υ髮W生非理性消費問題的危害進行宣傳,圍繞消費觀念這一課題進行校園的文化宣傳,利用相關講座引導學生理性的消費心理,產生正確的消費習慣,開設相關的課程助力正確觀念的養成。大學生理財知識極為匱乏,高校可以開設一些理財知識的相關課程,向學生普及一些理財的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財富做到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在校期間,引導學生對消費的計劃和行為進行合理的規劃,使消費的行為具有合理性。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目前已經在社會上受到廣泛重視,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有義務為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在學生消費行為的形成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學生消費的心理、行為形成的重要階段,三方都應對其進行教育引導,使學生的成長處在良性消費的環境中,對不良的風氣進行凈化,在校期間能夠實現良性發展,在面對此成長階段時能夠昂首闊步,游刃有余。與此同時,學生也應當自我反思,減少自身非理性消費行為,使自身消費觀念具有合理性。充實理財的相關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未來的發展道路更加順暢。此外,三觀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勤儉樸素的品德能夠使自身在人生道路上穩步向前,嚴防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