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各個地區的經濟都有了飛速的發展,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很多學校廣泛采用繪本進行語文教學,極大豐富了語文教學的理念,拓展了語文教學的形式。尤其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繪本,能夠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常用詞匯,進行靈活的口語交際,展開自由的想象活動,感悟深刻的思想哲理,開展自主的創作活動,對學生的語言素養和思維能力自由行多方面的提升。文章就以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為例,談一談如何運用繪本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繪本是一類極具特色的語文讀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首先,繪本中有著豐富的畫面,能夠引發學生進行自由的聯想與想象,讓學生在腦海中呈現出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課堂學習的樂趣;其次,繪本的語言比較簡單,能夠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詞匯與句子,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再次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與科學知識,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修養;同時,學生還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對繪本中的道理進行感悟,提升思想認識;另外,學生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繪本中的故事進行改寫或者續寫,提升創作能力。文章主要從這些方面談一談,如何運用繪本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一、 借助畫面內容,進行豐富想象活動
小學生具有喜愛幻想的心理特點,能夠根據一定的事物浮想出多種畫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活的美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畫面內容進行觀察,將多幅畫面進行整合,構想出生動多彩的故事,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樂趣,提高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切因為有你》這一冊繪本,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繪本中的圖畫進行自主觀察,尋找出圖畫中的主要事物與角色。學生能夠依次發現:第一幅圖畫中有一只小熊獨自站在森林中、第二幅圖畫中有一只大熊和一只小熊一同行走、第三幅圖畫和第四幅圖畫中有兩只狐貍、第五幅圖畫中依然是一只大熊和一只小熊。對此,教師既可以讓學生根據單幅圖畫進行故事的想象,又可以讓學生串聯所有的圖畫,進行故事的想象。比如,一些學生根據第一、二幅圖畫,想象出“一只小熊獨自跑到野外,找不見回家的路,站在田野中十分恐懼。不久后,小熊的母親大熊經過很長時間的尋找,終于找到了他。一同向家中走去。”又比如,一些學生可以將所有圖畫進行串聯,從而想象出“兩只小熊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只狐貍覺得熊的身體十分龐大,害怕熊會來傷害自己,于是她趕快告訴了另一只狐貍,兩只狐貍靜靜地躲在房間,張望著遠去的小熊。”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繪本中的圖畫內容,想象出生動多彩的故事,感受到語文閱讀中蘊含的豐富樂趣,有效提高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 掌握基礎語言,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時,學生需要運用豐富的詞匯對相關的事物進行描述,對個人的感受進行表達,以此準確地交換信息。而繪本的語言比較簡單,十分適合學生進行掌握。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繪本中積累常用的語言,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兔子借地》這一冊繪本,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勾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詞匯和語句。比如:一些學生能夠勾畫出“大熊有一塊又大又肥沃的田地,他自己也不耕種,一直閑置在那里”這一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句子中的“肥沃”和“閑置”兩個詞語進行積累。學生結合字典與詞典,能夠對這些詞語的讀音、含義以及書寫方法進行掌握。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這些詞語進行自由的口語交際。對此,一些學生能夠說出“在我的家鄉,有著很多肥沃的田地,生長著很多嫩綠的麥苗”;一些學生能夠說出“我有一本書,長時間沒有看過,一直閑置在家里”。從而準確地進行事物的描述。又比如:一些學生能夠勾畫出“大熊還是一樣的貪心,沒有得到教訓”這一句子。運用“貪心”一詞,教師同樣可以借助詞典,讓學生對這一詞匯的含義進行理解,從而表達出“我們不能做一個貪心的人,要無私地幫助別人,讓他人感受到快樂”等句子。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繪本中進行豐富的語言積累,不斷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增強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 進行知識拓展,提高探究學習動力
很多的繪本能夠為學生講述一定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對一定的文化習俗和傳統文化內涵進行了解,增強學生對社會與生活的認識與感悟能力,豐富學生的人文修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繪本中的這些知識進行積累,以及更為深入的探索,從而讓學生開拓學習的視野,提高文化素養,不斷激發探索知識的動力。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團圓》這一冊繪本,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養。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繪本表述中的基本內容。學生能夠發現繪本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的父親從遠方回家和孩子一起過春節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過春節時,孩子的父親十分著急地會回到家里呢?”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以及一定的課外書籍進行充分的探索。學生能夠了解到,春節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追求團圓,幸福美好的含義,在漫長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都將春節看作與家人團聚,向家人表達祝福的最重要的時刻。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繪本中的圖畫以及文字描述,對春節的習俗進行廣泛的了解。比如,可以讓學生思考“孩子和母親分別做了什么事來迎接父親的呢?”學生從圖畫中能夠發現,孩子和母親制作了燈籠、張貼了春聯,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來迎接父親。學生由此能夠對春節的習俗進行具體的認識。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拓展,讓學生對這些習俗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借助繪本進行更為豐富的知識積累,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培養深厚的人文情懷。
四、 感悟繪本哲理,提高深刻思維能力
在新時期,發揚立德樹人的教育傳統,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很多的繪本能夠通過一定的故事向學生傳達一定的哲理,讓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提升道德修養。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歷,對繪本中的人物行為進行評價,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省,獲得深刻的思想認知,提升道德品質。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小兔子和小熊》這一冊繪本,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有效培育。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總結繪本的主體故事。學生能夠發現繪本主要講述的是小兔子和小熊,因為一張照片發生爭吵,最后又和好如初的故事。對此,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思考“小兔子和小熊為什么會發生爭吵呢?”學生能夠發現小兔子和小熊共同見到了一張漂亮的照片,他們都想得到這張照片,因而發生了爭吵。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小兔子和小熊為什么能夠和好呢?”學生能夠發現小兔子和小熊在發生爭吵后都十分的不開心,沒有了之前的親密與友好,感受不到之前的快樂,不能一起解決困難。學生由此能夠體會到寬容、珍惜友情的重要性。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小兔子和小熊這樣的事情呢?”學生能夠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與他人發生矛盾的經歷,并從自身的角度思考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們閱讀這個故事,對于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樣的幫助呢?”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反復聯想繪本中的故事,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比如:當學生得到一本精美的漫畫書時,可以有意識地和他人一同閱讀,共同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當其他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學生可以進行積極的幫助,與他人一起思考疑難問題,打掃班級衛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從而獲得共同的成長。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夠從繪本中感悟深刻的哲理,并借助繪本內容充分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五、 進行自由寫作,提高創新創造能力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不同程度的知識修養,對于繪本故事會產生屬于自己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繪本中的人物、環境、情節展開自主創作活動,讓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以及續寫,以此讓學生充分調動知識修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艾瑪打雪仗》這一冊繪本,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繪本的主要人物、主要環境、主體故事進行認識。學生能夠總結出繪本主要講述了小象艾瑪和其他小象一同在雪地里打雪仗的故事。之后,教師分別讓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續寫和改寫。比如:可以讓學生思考“艾瑪在打完雪仗后又會做什么事呢?”對此,一些學生可以創作出“艾瑪在打完雪仗后,感覺有些口渴,他回到屋子中喝了一杯熱水,之后就感覺身體十分寒冷,于是坐在火爐邊烤起了火”等故事,而從家庭生活的角度對故事展開進一步的構想。一些學生可以創作出“艾瑪在打完雪仗后,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完成,于是他趕緊前往學校,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書本中的問題”等故事,從而從校園生活的角度展開故事創作。在故事改寫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艾瑪能否順利地完成打雪仗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還會不會有其他人參與呢?”帶著這些問題,一些學生可以創作出“艾瑪做了很多的雪球,向他的同伴扔去,他正興高采烈地玩耍著,卻聽到母親叫他回家做家務,他趕緊放下雪球,快速地跑回了家中”等故事。一些學生可以創作出“艾瑪和同伴們正高興地打著雪仗,突然發現一只老虎出現在他們附近,他們剛開始十分的恐懼,但之后他們一同拿起雪球向老虎扔去,將老虎打得落荒而逃”等故事。在創作完成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換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級中進行誦讀,讓學生相互尋找創作中的亮點,學習各自的創作方法,豐富學生的創作經驗。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借助繪本內容展開自由寫作活動,將想象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進行有機的融合,對自身的創新創造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深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繪本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多方面的促進作用。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觀察能力,依據畫面內容進行自由想象,豐富精神世界;可以引導學生從繪本中積累常用的詞匯,進行口語交際;可以讓學生對繪本中的文化常識進行深入了解,培養深厚的人文情懷;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對繪本中的道理進行深刻感悟,培育學生的道德品質;可以讓學生依據繪本內容進行自由寫作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通過多種教學策略的融合,教師能夠借助繪本有效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范圍,創新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培育學生多種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生動性、形象性與深刻性。
參考文獻:
[1]蔡濤.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0.
[2]李靜.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3]倪彤.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4]王一先.繪本讀物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D].廣州:廣州大學,2016.
[5]曠姣.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陳惠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區九湖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