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維慧 于晨鴿 郭可鑫
摘要:學前階段的幼兒身心尚未成熟,正處在身心發展和人生發展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幼兒對自身的行為缺乏正確認知,也難以理解學習的含義和概念。基于這樣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進行幼兒學前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基本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探討相應的解決策略,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現代化視角;幼兒;學前教育
引言
教育需要經歷多個階段,幼兒時期屬于第一階段,是接受教育的萌芽時期,也是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階段,對幼兒成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人生的整個階段而言,學前教育屬于基礎性時期,對兒童未來的發展以及性格養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終身教育的基礎性環節。因此,教師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學前教育中,結合幼兒的性格特點,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從而他們對世界能夠產生正確的認知,提高學前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從教育角度出發,每位幼兒的個性應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應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全方位的發展。
一、重視幼兒學前教育的意義
幼兒的學前教育是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的階段,幼兒能否良好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幼兒處于心智十分稚嫩的時期,學前教育的優劣影響著幼兒將來能否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如今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部分不發達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工作任務繁重且工資水平較低,教師的整體素質較低,教學質量難以追趕上發達地區,同時,幼兒園教師的素質也參差不齊,讓家長很難放心地將幼兒送入預園中。一些幼兒園缺少專業的素養,幼兒園中的衛生和安全可能會出現不合格的情況,這對于幼兒在園中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問題,重視幼兒學前教育是勢在必行的任務,為幼兒學前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現代化提上日程。幼兒的學前教育是當今時代發展不容忽視的環節,有利于為幼兒創作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為幼兒未來養成良好的品格做鋪墊,從而能夠讓幼兒在這個階段更健康地成長。
二、幼兒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資源上的配置。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開展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器材,比如要讓幼兒做幼兒籃球操,一個班級開展活動就需要幾十個籃球,那么幾個班級活動就需要幾百個籃球,這僅僅是一個活動的開展,還有其他的器材。如果在時間和課程的設置上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器材的浪費,要把器材合理利用好,那么這些資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專職的人員調配,器材的設置不能少,也不能多,要有科學合理的調度。活動場地也是教育資源,是學校的最大資源。學校硬件設施的缺失無法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有些活動場地要重復,合理的安排不能出現空置或者不用的情況。如果說學習器材和場地的缺失是能夠看得見的,那么學校的軟件設施是無法看得見的。教師的教學技能,學校網絡資源建設,學校的文化建設,學校的人性化管理制度這些都是軟件。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它們二者相互結合相互運用共同提升。
三、現代化視角的幼兒學前教育策略
3.1信息技術融入學前教育五大領域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學前教育五大領域中,是幼兒課程融合的必經之路。語言領域中,信息技術不僅能培養幼兒學習興趣,開闊幼兒視野,提高其理解與記憶力,還可幫助教師緩解教學壓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構建信息技術與幼兒語言教學融合模式并有效應用也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科學領域中,教師可用信息技術模擬科學場景及科學實驗以提高幼兒的探究效果及體驗。藝術領域中,技術呈現的生動直觀的視覺效果,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創造力,提高藝術教學效率。健康領域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可引導幼兒積極鍛煉,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3.2構建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主要陣地之一,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只有構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才能使學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具體來說,構建家校共育模式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首先要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通過溝通幼兒教師能夠了解幼兒的性格特征,從而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和分層次的引導,家長通過與幼兒教師的溝通,才能夠發現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勢與不足,進而在家庭教育中進行更加具體的引導。在構建家校共育模式時,學校還要發揮出重要的引導作用,例如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行各類親子活動,通過家長會議為家長灌輸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這樣家長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兒教師的教育工作,通過親子活動,能夠使家長學會正確的與孩子相處,利用親子活動加強教師、家長幼兒三者之間的聯動,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3.3確立學前教育課程的培養目標
在進行學前教育課程模式設計的過程中,教育目標的建立十分重要。在以往學前教育培養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受學前教育課程及教育背景的限制,培養目標一直存在功利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教育新形勢下,學前教育課程模式的設計就應以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為基礎,既要為幼兒生活學習做準備,又要重視幼兒知識的獲得及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標準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對于學前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要關注幼兒的成長,挖掘幼兒的天賦潛能,為幼兒創造有利于幼兒生活學習的機會與環境。幼兒教師在進行學前教育課程模式的設計時,要避免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防止幼兒在早期對學習產生排斥現象。在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幼兒的生命成長,加強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對幼兒的學習能力及知識接受能力有充分的了解與把握,讓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意義,幫助幼兒建立主動學習的觀念與思想,從而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幫助幼兒建立完整人格,使幼兒受到更加優良的教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學前教育在整個教育階段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融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對現有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然后將科學合理的教育實施在學前教育中。從教育角度出發,每位幼兒的個性應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玉寶.當前學前教育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5.
[2]馬海月.談如何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尊重幼兒[J].當代家庭教育,2020(02):52.
[3]劉夢琪.現代化視角的幼兒學前教育[J].現代交際,2020(01):160+159.
[4]羅紅. 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問題和對策的研究[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3.
[5]周敏.新時期幼兒學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19(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