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靜
摘要: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深入開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現在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要求從政治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從體制機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關鍵詞:作業;負擔;高效;教學質量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目前義務教育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中小學生作業負擔太重,作業時間過長,作業管理不夠完善,因此減輕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作業負擔之一就是減輕學生不合理的作業負擔。在新出臺的文件中明確要求壓減作業總量,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加強作業完成知道等要求。為此此次“雙減”也對校內方面提出了總目標: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
布置家庭作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但不是教育的唯一方式。科學合理有效的布置作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培養好習慣,幫助教師檢測教學成果,,精準分析學情。那么如何在壓縮作業時長的前提下布置科學合理有效的作業呢?作業不是教學工作的全部,它是在完成課堂教學環節后對教學工作的一種補充,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僅僅靠課后的家庭作業是遠遠不能達到教學目的的,歸根到底還是要抓住課堂,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向課堂要效率,課堂效率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所以這也對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就是備好課,換句話說減輕學生負擔意味著加重了教師備課的負擔。教師在備課中更要有針對性的備課,更要精心的設計一下自己的教學方案,不止要考慮自己怎樣去教,而且還考慮學生怎樣去學;
有時候學生的負擔感并不是因為作業多或者作業難而造成的疲憊,而是由于一些重復性的、無效的作業造成的心理負擔,比如因為寫錯了一個英語單詞,被老師罰寫10遍;課文沒背過,老師罰抄課文......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緊扣學生的實際情況,符合他們的興趣,那么學生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負擔感。作為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不僅僅要考慮布置什么作業,而且還要考慮怎樣去布置作業。下面我就教師布置作業這一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首先布置的作業要有針對性,不偏不怪不重復,具有目的性、代表性,既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很多教師往往把題海戰術與成績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就可能有做不完的作業了,這對于學生來說無非就是應付作業。還有的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喜歡通過一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來彰顯自己學術的精深,以難倒學生為樂趣,這樣的題目,大多數學生絞盡腦汁一晚上也做不出幾道題目,長期下去,學生不僅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也會對這一學科產生恐懼感,慢慢的將會由恐懼感變成厭惡感。
其次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減少機械的抄寫作業以及千篇一律的題目,增加培養能力與興趣的作業。比如生物學上學習了花的結構,課后可以讓他們自己繪制一朵自己喜歡的花并標注各個結構的名稱;英語課上學習了跟家庭成員相關的單詞,課后可以讓學生繪制自己的家庭圖譜以此來加深對單詞的掌握;語文課上學習了文言文,課后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寫一首簡單的文言文來介紹自己,同樣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科特點布置一些體驗式作業,比如可以讓學生在家里種植一盆綠植,觀察它在生長過程中各個時期的變化。。。。。。各種形式的作業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求質不求量,才能提高作業質量,學生也會從應付作業轉變為積極完成。
布置分層作業也是一種很好的作業形式。分層作業字面理解就是分層次不同的作業,因為學生的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所以我們布置作業就不能千篇一律,就不能照本宣科。分層作業的理念正是新課改中因材施教的理念,學生什么層次的都有,如果要求所有的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同樣的速度掌握學習的內容,就必然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要花點心思了,可以分層次布置作業,比如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都是一些基礎題,主要起鞏固作用,而選做題屬于提高類的題目,所以難度也有所增加。有的同學可以只做必做題,少做或者不做提高題,有的學生可以只做提高題,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當然,對于作業質量比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以此來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于作業質量差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誘惑”。前兩天看過一則新聞,泉州市有一所學校為了鼓勵學生好好學習,認真完成作業,同樣也為了響應國家的減負政策,特設立了無作業日,將每個月雙周的周四定位“無作業日”,在這一天,所有學科都不準布置作業,學生對這個“無作業日”都很期待,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獎勵于是一種督促。
當然,要想在“雙減”政策下通過布置作業來提高教學質量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作為教師既然布置了作業,那么批改一定要到位,要認真批改,及時反饋作業結果,對學生的作業盡可能做到當天批改、全批全改,在批改作業的時候如果發現了問題,也不要單單就畫個○、畫個×,而是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改過來,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錯了,為什么錯,這樣才能達到布置作業的目的。
“雙減”政策的落地,對于孩子的發展,無論是校內學習還是校外培訓,都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這對于我們的教育工作來說,無疑也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全面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