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波 王麗娟 劉瑩莎
(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昆明 650500)
當前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心理健康的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成長環境以及心理素質等因素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教學要求,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將其和思政教育相結合,這對開展創新教育活動就有著積極作用。
從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能發現,當前大部分同學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高校開展符合當代大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勢在必行,體現在幾個層面:
1.有助于提升學生適應能力
當代大學生都是在溫室中長大的孩子,沒有經歷過太大的磨難,所以心理素質相對就顯得比較差。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生活以及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處在心理成熟期階段,有著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人生價值觀念,思維也相對比較活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下,對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就有著積極作用。
2.有助于實現教育目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比較重要的目標,開展教育工作不只是讓學生學習到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質都能不斷提升,這樣才能真正地有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心理健康也是學生必備的一項素質。
3.有助于學生健康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積極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緩解學生心理疾病,及時對學生心理加以疏導,這樣就能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因素影響,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層面問題有待解決,主要體現在幾個層面:
1.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高?;径冀⒂行睦碜稍兪?,具體的作用發揮卻不是很理想,而在環繞著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以及相關設施建設層面還存在不完善之處,在制度建立上沒有和實際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制度的不適用以及不完善必然會影響心理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來自家庭以及學習等方面,而心理咨詢室的教師自身就要能夠有專業的素養,對學生隱私要做到保密,但在具體當中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認識
從學校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狀能夠發現,專業課程開設比較多,而對于心理健康課程學生對此重視度不高,在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課程教學方面重視度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逐漸的邊緣化,學校師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認知得不到有效提升,這就會影響最終的教育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現狀能發現,人才的缺乏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通常是兼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專業性不強,這就很難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效的處理,難以達到教學的要求。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思政教育有著其可行性,兩者之間有著諸多的聯系,體現在以下層面:
1.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育目標來看,主要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比較注重,讓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中了解生命意義,課程教學中不單單是進行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學會自我管理以及情緒調節等,提升學生綜合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而思政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有著一致性。
2.教學內容的互補性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還體現在兩者的知識內部互補上,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看,對學生的道德觀以及價值觀等培養比較注重,而對于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視度顯然是不夠的,對于學生怎樣適應環境以及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引導教育也相對缺乏。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乏內容進行了彌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和價值觀等,從而有效避免學生由于各方面壓力對自身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兩者的教學內容相互的補充,這就能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3.思政教育對心理教育的升華作用
提升心理教育質量水平,在思政教育下能起到積極作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困境當中能及時找到宣泄出口,及時緩解心理壓力。通過思政教育,能健全學生人格,促進思想道德品質提升,通過思政教育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確作為公民的職責以及義務,對學生心理教育起到升華的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就要按照相應的要求來落實,從而促進課程的有機融合,從以下幾點要求要加強重視:
1.發展要求
將思政教育融合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完善,讓學生能夠在適應能力方面不斷提高,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素質。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就要能以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層面以及思政方面的知識都能吸收,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
2.主體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要把學生作為主體服務對象,突出學生主題作用,促進全面健康的發展及個人整體能力的提升。教學中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結合就要注重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這就能為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作用發揮有著良好作用。課堂教學中能結合學生認知規律以及身心特征相結合,讓學生在心理素質以及思政素養方面都能有效提升。
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思政教育進行結合,在實踐教學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兩者的結合沒有和實際教學需求緊密聯系起來,教學模式化以及交流互動少的問題比較突出,沒有滿足學生心理需求以及學習興趣要求。心理教育方面沒有全面化落實,存在著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割裂的現象,在教育理念上以及實踐生活沒有緊密聯系起來,教學內容上融合度還相對比較缺乏,這些都會影響教育最終效果。
為能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結合質量,這就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方面加強重視,從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結合教學體系的創新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結合,需要從教學體系的創新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從教學目標上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緊密融合,形成新的教學體系,這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就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思政教育質量水平提升,要能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積極性,豐富學生學習經驗,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學的起始是人際關系,通過構建積極的人際關系就能促進學生成長,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環境下,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的了解認識,并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建立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共同體,師生之間能相互溝通交流以及分享,從而來形成互動以及促進的關系,在積極人際關系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學中在團體輔導活動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下,構建心理健康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在互動的關系當中,這對學生學習共同體作用發揮就有著積極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思政教育創新方式
為能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思政教育加以促進,這就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積極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的時候需要和思政教育相聯系,采取多樣化方式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生活的問題相聯系起來,將思政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心理健康抽象知識聯系起來,內容成學生情感共識,這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就能起到積極作用。教學當中通過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形成主體意識,運用新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激發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將多媒體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加以運用,并和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動態化的教學方式運用下,這對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就能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言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思政教育,這是對教育模式的創新體現,要充分注重在實際教學中能以新的教學觀念和內容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新的體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通過在兩者的教學結合下,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以及思政知識間的聯系有了更多的認識,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自我成長,這對學生完善自我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