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茉莉 王超麗
(1.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車務段,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各高職高專院校持續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并取得了很大成績,對提高高職高專院校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1]。與此同時,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
通過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發現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通過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張行對吉林省內5所學校1500多名學生的創業教育問卷調查,和學校創業教育管理部門的創業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發現吉林省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存在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了解、雙創教育觀點和知識上存在偏差、雙創課程設置不科學、教學手段太過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2]。其他省份也有類似問題,如沈陽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鄧麗麗發現沈陽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仍存在認識不足、定位模糊、師資匱乏、機構設置松散等問題;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人力資源處的鄒艷梅、鄒婭玲、毛小凰等人發現,云南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結構復雜、短缺較為普遍,校園文化陣地在"雙創"教育中的作用有限等問題。
高職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持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該教育方式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知識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推進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學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已經是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進展較快,但通過相關專家學生研究發現目前存在許多的問題,相關專家學生針對存在的問題也提出諸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近幾年越來越多專家學者重視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專業教育中,不僅增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培訓、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完善創新創業平臺、增進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校園文化等方面,同時提倡在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增加創新創業重視程度、營造氛圍、改革教育教學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貫穿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專業課程中。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中明確指出:“在高等學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科學教育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長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著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樣高職院校在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方面取得良好成績。
如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外國語(國際交流)學院王立國提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優化路徑;吉林工程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齊亞麗研究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吉林體育學院張文才研究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構建邏輯關聯、相互銜接、深度融合的“一體四課堂”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創新創業素質模型”課程體系;江蘇淮陰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高衛國提出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合力環境,在大學生專業學習、教學實踐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黑龍江孫曉紅、李沐瑤研究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核心問題。
“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特色,創新創業類課程的設置要與專業課程體系有機融合,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要與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在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課程體系方面,如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機械與土木工程學院馮明佳以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例,研究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程體系改革建設中;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于彥民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融合式”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構建;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屈莉莉、陳燕、楊明等人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導向對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進行改革;瓊臺師范學院景永霞、茍和平、陳莉莉等人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體系融合中的保障措施。
在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標準的研究方面,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主動性的過程,課程體系中的課程設計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核心部分,因此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為導向,對課程進行改造已經迫在眉睫。
如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呂程遠研究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作者教學目標中嵌入雙創能力,合理選用教材,教學過程中增加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鼓勵學生參加互聯網雙創大賽,同時借助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教學方式。通過分析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的現狀,發現目前各級各類高職高專院校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均高度重視,對將創新創業精神與人才培養方案方面進展良好,但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體系相融合、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核心課程中,以及如何評價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核心課程的效果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更好地了解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需求,結合學生創新創業需求改造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備》。本文首先通過在問卷星網站設計調研問卷,采用問卷調研的方法,調研對象為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校學生,摸底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校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學生創新創業需求情況、針對課程改造中教學方法與考核形式的接受偏好等。調研過程采用不記名的形式,本次調研總計收取調研問卷139份,有效調研問卷139份。
通過分析調研數據,發現超過75%的在校生有創業計劃,但學生對創新的理解相對較弱,僅近半數學生認為提出改進的工作方法、創造或改進工作過程中的新工具屬于創新范疇,說明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尤其是將創新創業精神融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對接崗位的能力相對較差。這說明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中至關重要。
在學生需求方面,通過分析調研數據發現,80%學生認為自身應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上述方面的能力能夠幫助自身未來的創新創業,超過79%的學生認為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在教學方法方面,選擇最高的為在學生小組討論的方法完成學習內容,教師起輔助作用(53.24%的學生選擇);其次為全課程是老師講(23.02%的學生選擇)。在考核方式上,學生更傾向于每節課上交學習成果(49.64%的學生選擇),其次為原有考試方式(26.62%的學生選擇)。80.58%的學生認為我校錄制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機電設備》慕課對課下學習起到作用。
通過分析調研數據,發現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培養的需求極大,如何滿足學生對目前創新創業的需求,尤其是如何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創新創業,同時培養學生期待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是研究的重點內容。
基于調研的分析結果,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改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備》的課程標準;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設計,將教學任務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融合,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適宜的學生學習效果綜合評價方法。
在課程標準設定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框架內,根據以2學時為一單位的教學計劃,每一個教學計劃設計一個以任務驅動的“自主學習任務單”。“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應綜合考慮專業知識目標、技能目標以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
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課前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每組設置一名小組長。課前教師發布對應每節課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生通過我校錄制的慕課視頻、教材、網絡資源等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課堂導入知識。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合理安排各知識點的學習時間,合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通過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合作意識以及協調溝通能力、認真地工作學習態度等,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積極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融合的現狀,并通過調研形式,明確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需求情況、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備》課程的融合,并在課程中進行了實踐。實踐證明,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改造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方面,能夠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很好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