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東
(臨朐縣財政局,山東 濰坊 262600)
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創新地遵循“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著力拓展預算執行管理的范圍,并提高其質量和效率,逐步建立“目標預算—預算執行控制—預算執行評估—評估結果—反饋”體系,本文以某地重點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調研分析。
一是單位項目全部開展績效自評,71個部門共自評2019年項目543個,涉及所有部門預算安排項目。二是財政評價逐步擴大,2018年共評價10個項目,資金1.44億元,2019年評價12個項目,資金1.71億元,2020年評價13個項目,資金3.72億元;評價范圍涉及農業、民生、科技、交通、環保、教育等各個領域。三是積極推進部門評價,共有10個部門開展了部門評價工作。四是積極探索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采取引入第三方評價方式,由財政局各支出科室人員和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組成績效評價小組,結合現場評價和非現場評價方式進行評價。
評價的13個項目包括創業大廈物業服務外包項目、國家鋁型材質檢中心設備采購項目、2019年度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項目、縣農村低保資金項目、2019年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項目、2019年政策性農業保險(玉米)項目、年產50臺(套)智能傳感分選裝備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縣路燈維護項目、初級中學一號教學樓建設項目、縣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項目、縣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項目、縣節能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示范推廣補貼項目、省第四批公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新增債券資金項目。項目全部評價于11月底完成,評價結果中有8個“優”、4個“良”。
加強績效管理結果的運用,將成績評價結果反饋給評價機構,促使評價機構不斷完善評價方式,實際評價結果與預算協議相關聯,對預算實績評價結果進行定量評價。根據考核目標的一部分,對項目支出預算進行獎勵或減免,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和引導作用,迫使服務部門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其中,2020年績效考核結果達不到最優水平的政策和項目,其支出預算至少減少10%。
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制定關于推進縣財政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意見通知、關于全面推進縣人民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在財政方面制定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施辦法、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操作規程、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專家管理辦法、縣中介機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辦法、縣級項目支出績效財政評價和部門評價工作規程、縣級項目支出績效單位自我評價工作規程、縣級政策和項目預算的事前實績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縣級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視管理暫行辦法等,管理流程、操作程序更加細致,增強了實際業務的操作性。
采取多種形式,提升預算績效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先后舉辦四次培訓交流會:內部預算支出科室人員績效管理培訓、聘請大學教授講解全面預算管理、市局業務骨干講解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路徑及推進方法、舉辦委派會計績效管理業務交流座談會。通過交流培訓,財政部門及各部門績效管理人員的理論和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進一步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按照“先評估,后入庫”的原則,規定部門(單位)新的重要戰略和項目應根據需要,對業績進行初步評估,其評估結果是編制預算所必需的。
參照省級、市級試點部門名單,選取縣水利局等22個部門進行整體績效管理試驗。通過開展部門整體績效管理,增強部門績效意識,實行主體責任制,優化資金配置,提高部門職責執行和自我約束能力,推進重大決策和部署落實。
根據“誰要求資金,誰制定績效指標”的原則,績效目標應作為項目引入和預算機制的先決條件。財務科按照“由誰出資、由誰審核績效指標”的原則,對編制績效指標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則無法進入下一個預算編制程序。
全面啟動工作績效控制,覆蓋范圍涵蓋項目全部費用,并加強對應用程序運行結果的控制,充分利用糾偏績效控制功能,提高控制效率,監測發現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發現其偏離目標時,及時進行修改,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將各部門(單位)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績效自評結果、重點項目財政評價和部門評價結果報送人大,同時在縣政府公開網站上公開全部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年終對各支出科室進行績效管理工作評價,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崗位責任制目標考核,督促各科室抓好所屬部門的績效管理工作。制定《年度預算績效管理水平考核標準》,明確考核范圍、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將績效考核納入縣委、縣政府考核體系中,使預算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更直接,使約束更有力。
制定預算績效管理業務內部審查辦法(試行)、預算績效管理業務科的職責分工及內部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局內各預算管理課的責任,明確工作推進的時間節點,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作用,將各科室績效管理工作質量與責任制掛鉤,激勵各科室抓好績效管理,提高各科室推進績效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工作質量。
針對今年考核可能增加的項目,制定縣級重大政策和項目全周期跟蹤效果實施方案,探索開展縣級重大政策和項目全周期跟蹤效果工作。結合縣實際,選擇衛健局“疫情防控資金”項目為全周期跟蹤問效試點。
第一,做好2021年部門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的編制管理,提高業績目標質量,匯總各部門的預算績效目標,向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審查。第二,把握重要政策和項目預算的事前績效評價。第三,推進部門整體績效測試,22個試點單位全部編制了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同時積極探索部門整體績效自我評價方法。第四,做好2020年度項目支出實績單位的自我評價,發布年度項目支出實績單位開展自我評價業務的通知,指導機關要做好本年度項目支出實績單位的自我評價工作,重點強調2020年度縣本級財政撥款的項目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項目均應按規定進行績效自評,做到100%自評。
在繼續準備工作的同時,以核查的方向和重點為重要關注對象,應當指出:第一,進一步加強與上級的聯系,及時了解審核趨勢,積極改變工作方向。第二,切合領導審核政策,為每個預算單位制定科學的績效指標,及時引入區域和直接部門預算績效評估標準。第三,與預算科密切合作,積極推進實施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按照全省基本財務系統建設和統一部署流程,以及建立大型金融數據庫,加大信息手段對績效管理的剛性約束,加強績效管理的有效性。第四,在主要政策和項目的整個周期內監測其效果,及時糾正政策執行中的不足,提高資源配置的整體效益。第五,進一步增加各部門整體業績的試點項目,以補充22個部門,在各部門的企業業績管理系統中進行試點,使其他實體也有機會說明各部的總體目標。第六,除了管理年度預算和補充項目的績效指標外,還有高層資金轉移機制資助的項目。第七,擴大活動評價的范圍。除項目評估外,在試驗的基礎上,部門的整體業績管理應進行整體業績自我評估,金融部門選擇某一部門進行有針對性的評估。第八,實施問責機制。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造成重大損失的,以及在績效評價和管理中出現違規行為的,要嚴格遵守財政部關于項目績效評估程序,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
針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薄弱環節,立足“向內挖潛”和“提質增效”,按照統籌實施和突出重點的原則,強化舉措、完善機制、跟進指導、狠抓落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以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攻堅方案為主線,把責任與壓力傳導下去,構建“全員抓績效”機制,充分發揮財政內部工作合力,推動“管錢重效、花錢問效、無效問責”理念與預算管理深入融合,爭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