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敏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永川 402160)
引言: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也離不開學校的教育。班級管理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去完成管理任務。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教育目標,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班級管理顧名思義就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對班級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和組織,然后實現各種共同目標進行的管理活動。在這個復雜的管理活動過程中獨立完成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借助家長的幫助。同時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也需要參考老師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夠從家庭和學校兩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及時調整管理方案。
家校管理涉及到家長和學校兩方面,為了管理共同的對象——學生或者孩子難免會產生溝通交流。但是當下家校溝通雖然能夠進行下去但是很多時候溝通起來很慢,要交流一個問題可能拖拖拉拉需要一天,這個效率實在是太慢了。首先,從溝通方式上來看,溝通分為線上溝通和線下溝通。線下溝通人大多數都是家長和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當下線上模式占主導。然而現在的很多家長由于受到設備功能的影響,不能做到及時回復。如果做不到及時回復就會耽誤整個管理的進度。其次,現在家校溝通的平臺都不夠專門化,沒有專門為家校合作而創建的平臺。大多數都是借用微信以及qq 等社交軟件進行交流,但是這些并沒有增設及時回復的功能,你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和學校兩方都不可能每天都盯著這兩個軟件看!所以溝通不順暢也是意料之中的。最后,除了在溝通平臺上的不足以外,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很配合學校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家長不支持學校的工作。在溝通方面,絕大多數家長受到主觀因素影響,他們過度偏袒自己家的孩子甚至在有時候都做不到公平這一點,這讓兩者的溝通中斷甚至無法進行。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也很容易就能看到家長維護孩子與學校鬧掰的現象,這都是家校溝通困難的表現,都影響著管理工作的開展。
家校兩方管理按理說更應該是效率高的,然而并不是,兩個主體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管理效率卻始終高不上去,首先,班主任不知道放權,大小事宜很多都是自己解決,總覺得不想麻煩家長。所以管理上老師抓大頭,而家長負責的實在是太少了。其次,中職生正處于叛逆期,在老師管教時總是不聽話,這讓一部分班主任管著管著就不想管這部分學生了,因為屢教不改還越慣越嚴重,讓很多老師開始松懈,俗話說“一只老鼠壞一鍋湯”這讓班級管理更加困難。最后,家長雖然絕大多數都配合老師的工作但是還是有家長認為管理就應該是學校的事情而不是耽誤家長的時間去管教自己的孩子。還有的家長說“要是自己能管要學校干啥”,這部分家長很抵觸家校合作。
管理水平是管理的標志之一,但是當下中職管理不符合預期。首先,在班級管理上目標不明確。家長和班主任都不能正確地認識在一段時期(一學期、一個月、一星期甚至是一天)內的具體目標,學生的表現情況都是天天變化的,目標不清晰就讓管理亂了分寸,就像那“無頭蒼蠅”一樣在工作中亂摸打。其次,沒有計劃,就像一學期內的管理目標的實現一部分就是依賴于計劃的實施。當下很多的班主任制定學期計劃不夠明確,在家校分工以及各自的任務等都沒有做細致的規劃。最后,就是班主任的及時溝通存在缺漏。班主任是中職管理的主力軍,當管理過程中的一節點出現了問題應該及時找負責人去溝通,但是很多的老師礙于面子、怕家長討厭等多種因素而選擇了不去打擾。就這樣順其自然也不加干涉。這就大大拉低了班級管理的水平。
現代科技發達已經成為當下教育領域的“得力助手”,互聯網具有高效、快捷、信息暢通無阻等別的工具無法比擬的優勢。中職管理中家校溝通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現在家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隨叫隨到,所以線上溝通成為了管理的“最佳選擇”。所以構建線上網絡溝通平臺是非常關鍵的。
溝通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好方式,能夠有利于消除人們之間的隔閡也促進問題的解決,必要時候還能夠及時了解對方情況。首先,家校溝通平臺可以是專門的軟件,也可以是一個網站系統,還可以是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進行新功能的開發,總之就是進行專門化系統的建立。比如再進行常規的管理上,老師在學校看到一名學生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而且經教育后依然死不悔改,這就可以聯系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教導他以后要尊重老師、在學校就要遵守學校的規則,而不是來學校造反的。其次,在進行班級的德育管理上也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德育管理就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是班主任的基本職責而且德育在班級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班級管理工作中起著方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可見其重要性。在這方面可以借助科技設置德育測評,里面出現各種各樣的題目包含對各種能力考察,在中職班級日常活動中也會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追蹤了解,如果一旦發現中職生的德行出現了問題就聯系家長共同解決,畢竟很多的事情家長更清楚而老師還不知道。可以直接給家長打電話的方式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家中最近的表現。比如在中職也出現過打群架這種現象,老師能夠逮住學生打群架,但是多數情況下學生并不會跟老師說實情而是選擇逃避隱瞞,此時需要借助平臺找家長了解情況。微信電話等都是科技的產物,直接快速而且高效地解決問題。
分工協作是管理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分工分層管理就能起到簡政放權的效果。在家校合作中做到分層管理,能夠保證家長和老師在各自的職位上完成好自己的任務。保證各項工作穩步進行、人們各司其職,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重復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和工作時間的浪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家長和學校分別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處于青春成長期的學生們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什么事情對什么人說、什么事情不對什么人”說他們都心中都已經有自己的小九九了。所以要將班級管理進行徹底就要借助“家長的手”去完成班級管理任務。首先,從班級管理的模式上來看,分為班級常規管理、班級平行管理、班級民主管理和班級目標管理;從班級管理的內容上來看,分為班級教學管理、班級德育管理、班級體育衛生和活課外活動管理以及班級生活指導這四大類。在這些里面,有關涉及到教學管理的,應當主要由班主任進行承擔。因為班主任是接觸教育的直接人物,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直接到了解,而且可以通過妻子觀察等方式進行了解。相比于家長來說,具有教學管理的絕對優勢。在涉及到班級生活管理,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因為班級生活指導不僅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實踐社會生活,并且能夠從中獲取社會生活的初步經驗。而社會經驗從大格局來講,不僅是要從學校進行學校實踐,還要盡可能地走向社會,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安排家長進行組織管理,畢竟家長對于學生的喜好更加了解,參加什么樣的活動、怎樣參加活動也更加熟悉。總體生活管理,家長上手更為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家長和班主任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中職生管理生涯里面發揮自己的價值。
家校合作里面家訪是常見的形式,也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種方式。家訪是班主任和家長能夠面對面交流以及通過完成各種調查問卷的方式直接性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雙向交流。同時,校訪也是家長的一項權利,家長可以有組織地到學校親自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也可以提出建議和策略。
班主任進行定期家訪。家訪對家長管理起到一種督促作用,防止一些家長因為懈怠而耽誤了家校合作管理。家訪內容需要班主任按照不同的情況進行訪問。可以是學生最近在家是否做課后作業?在家有沒有玩手機,玩電腦?當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呢?……這種直擊家長心靈的問題可以多提一點,這樣才能夠讓家長充分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提高家校合作管理的水平。其次,家長委員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組織家長到學校參觀。這種參觀可以是突襲性的,這樣才能夠讓家長看到真實的校方管理。將家訪和校訪相結合有利于起到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作用,有利于中職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結語:中職生的管理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這些關系者是否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健康成長的環境。家校合作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促進家校溝通。本文從“科技、分工、家校訪”三個角度出發提出相關的管理策略,為中職生健康成長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