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群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做著最不平凡的工作。班主任需要負責一個班的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全面工作,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還是各科教學工作的協調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愛心、耐心、用心。筆者通過工作實踐,從了解中職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求學特殊性著手,對實施中職班級德育管理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幫助中職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共同探討更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鼓勵學生展現自我,培養信心
中職班主任尤其不能鄙視學生,更不能表現出一臉嫌棄。一旦鄙視學生,小則招來學生的繼續頹廢,大則引來學生的反感抵觸,進而導致班級管理事倍功半。倒不如對學生的過去一笑置之,鼓勵他們從當下這一刻開始改變,一點點地進步,積跬步以達千里。
一次,學校計算機專業組織開展“office辦公軟件操作技能大賽”,我鼓勵班上的三名學生參賽,剛開始他們覺得跨專業比賽很難獲獎。在我的鼓勵下,三名學生堅持參加了比賽。最后居然有一名學生榮獲三等獎,這不僅給了他自己,也給了其他學生很大的信心。
二、培養主人翁意識,激發集體榮譽感
李鎮西老師曾說:“即使對屬于班主任分內職責的班級常規管理及各種事務,班主任也不應該一手包辦,而應放手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班級,處理班級事務。”其實,學生在處理班級事務的過程中也會得到鍛煉成長。
記得學校舉行廣播操比賽時,我在班里張貼了比賽規則后就忙別的事了,一直沒有時間組織。學生們看到其他班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也自覺地準備了起來,編排了舞蹈、剪輯了音樂,還利用早讀、晚修的時間積極排練。節目順利上演,班級學生歸屬感和榮譽感大大增強。
三、搭建平臺,增強合作意識
職業學校一般會更關注學生的技能和素養的發展,班主任尤其要善于挖掘一切機會為學生搭建鍛煉平臺。比如組建合作小組,同一小組的學生通過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在合作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他們主動求知的能力,而且還能夠發展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班主任還可以利用班會和晚修時間為學生策劃合作游戲的項目,或者把游戲方案交給學生,讓他們分組合作策劃,然后進行實踐,最后對比效果、跟進改善。筆者曾經讓學生參與過合作項目,收到令人意外的良好效果。
四、“察言觀色”,適時調整對策
1.切實掌握班情動態。為了更準確地掌握班級動態,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建立緊密的關系,久而久之師生情感也會越來越深厚。比如主動出席早讀課,其目的并不是督促學生大聲專注地朗讀,而是為了近距離地了解班風班情,掌握學生真實的思想動向和學習狀態。也可以找一兩個學生問問話,或者到宿舍、課室巡視,觀察其中的變化,以便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能夠及時調整策略,對癥下藥,將陋習戾氣滅絕于萌芽之中。
2.及時給予引導糾正。中職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決定了其喜歡引起關注,尤其是部分男生,哪天不惹事總覺得缺個性,三天兩頭找茬惹事。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進行阻止就有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但是阻止也需要講究技巧。記得有一次,我們班微信群因為一張表情包引發了唇槍舌劍,A和B兩名學生還準備回校打架。第二天班會課,我決定就此事進行引導教育,我沒有直接批評,而是講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針對兩種行為進行了對比點評,使他們領悟其中的道理。此后,班上學生再也沒有嘲笑同學,也再沒有提起過這件事。因此,我認為,批評學生時要有意識地針對行為本身,并且要趁熱打鐵,及時妥善引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中職班主任的工作卻恰恰致力于如何修正、轉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難度非常大,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持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用心、細致,相信哪怕改變一點點,也有可能增加學生人生出彩的機會。
責任編輯? ?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