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需要不同社會主體的廣泛參與,當前,政府正在推動新體系的建設,將社會不同主體引入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之中。隨著互聯互通、多方聯動服務體系的形成,安全生產將更有保障。文章簡述利用政策引導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關注社會化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推動社會化服務供需匹配、強化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監管工作等策略,為健全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服務體系;社會治理
作為保障生產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作用不容小覷。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能夠補充政府監督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將管理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提升排查隱患的針對性。然而,當前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還存在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發揮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功能的重要路徑。
一、利用政策引導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
首先,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宣傳,發動多種社會主體的力量,強化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安全生產是社會各領域正常運行的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如今,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被納入服務業發展規劃,政府需在這一背景下利用多種政策助力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成。例如,由政府建立起購買安全生產服務的制度,通過完善的制度支持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專業化,引導企業做到自治自律。同時,鼓勵小微企業采取協作式、訂單式的購買,運用多種技術服務方式保障生產安全。從實際生產過程看來,許多小微企業面臨著生產安全內部問題,企業內部安全基礎較為薄弱,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面向技術工人的培訓缺乏規范。技術人員并未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操作,這導致生產過程存在安全隱患。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制定的生產應急預案不夠全面,這些問題都導致企業的安全生產得不到保障。政府需利用各類紅利政策發動企業改善生產環境,并優化面向企業的安全生產服務,為企業改進生產方式,實現社會化生產提供堅實支撐。政府還應將建設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納入地區發展規劃當中,培育多元化的安全生產服務主體。為該領域的人才提供稅收、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優惠,體現對人才的尊重,從而吸引更多智力資源融入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
二、關注社會化服務機構能力建設
當前,社會化服務機構已經具備一定安全生產服務能力,但受限于服務范圍、功能等因素,許多機構存在低端競爭、人才匱乏、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從社會化服務機構的內部管理看來,服務機構需要在培育員工安全意識、服務意識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尤其是在安全生產服務對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服務機構需深入了解服務的對象及其主要業務活動,深度挖掘服務對象的生產需求,在提供安全生產服務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強化對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研究,了解、跟蹤政府部門提供的各類紅利政策,服務機構則應善用政策紅利獲取發展資源,提升自身提供服務的能力。此外,社會化服務機構應不斷學習國外先進服務經驗,實現國外經驗得本土化。如借助國外相對成熟的績效評定體系構建新的激勵制度,提升安全生產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三、推動社會化服務供需匹配
市場經濟的高效運作是保證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供給端正常運行的前提,要解決構建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實現服務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有效對接,提升生產服務的針對性。政府需加強對安全生產社會服務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研究,打造促進供需對接的信息平臺,做到高效匹配信息,為供給端提供服務奠定良好基礎。如今,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政府和企業都可依托互聯網獲得提供安全生產服務的信息。政府可借助電商平臺的運行模式,對社會服務機構進行篩選,依據登記注冊的條件,將服務機構的信息公布在對接平臺上,為需求端各主體挑選服務機構提供便利。隨著服務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將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服務主體提供服務的能力,需求端尋找所需服務資源的能力都將顯著提升。
四、強化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監管工作
對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市場進行有效監督能規范服務機構與需求主體的行為,從而提升整個服務體系的運行效率。一方面,監管主體應當防止服務市場出現角色錯位問題,在監管過程中尊重市場規律,進行科學、恰當的監管,避免出現包辦替代現象。另一方面,監管主體應制定科學靈活的管理規則既能對社會化服務機構實施威懾又能規范監管隊伍的行為,避免出現利益主導評價過程的局面。監管部門制定科學靈活評價社會化服務機構的規則,使服務機構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同時約束監管隊伍的管理行為。服務機構在為不同主體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及時登記、備案,監管主體則要及時通報監管狀況,為社會服務機構改進服務方式提供可靠依據。
綜上所述,安全生產與社會各主體的利益密切相關,安全生產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建成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離不開政府及社會各主體的努力,政府應當強化自身服務與監管職能,規范安全生產服務行業,并為不同主體提供利好政策,促進安全生產服務市場的發展。社會主體則要積極融入安全生產服務行業,為行業的發展檢驗獻策,配合政府提出的要求,共同促進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成。
參考文獻
[1] 施紅芝. 導入社會化服務建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J]. 中國標準化,2020(10):171-175.
[2] 王飛陽,李志林,孫建設. 淺析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J]. 經濟師,2019(4):287-288.
[3] 陳欽安. 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機制的創新與思考[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z1):253-257.
[4] 石建人. 關于規范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思考[J]. 安全生產與監督,2018(2):35-36.
作者簡介:姓名:徐向華,出生年月:1978.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浙江、建德,學歷:本科,職稱: 注冊安全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生產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