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嫻
教師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師,在設計活動方案的時候,要做到“自問”:問對主題活動內容的理解;問主題活動的邏輯性;問關注學生高階思維的程度。教師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核心概念,讓綜合性學習活動成為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重要學習方式。下面,以小學數學“露在外面的面”為例,談談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如何自問。
一問:對于教學活動內容糾結過嗎
教師日復一日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對教學內容有過糾結。此次設計“露在外面的面”主題活動時,我反復糾結,然后一點點突破糾結,使得綜合性學習活動更加合理。
1.立體圖形是擺出來的嗎
“露在外面的面”是北京版教材五年級下冊“數學百花園”的內容,屬于“綜合與實踐”領域。此內容的學習基礎包括觀察物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長正方體的表面積。本節課主要探索在由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上增加或減少1塊小正方體,表面積所發生變化的規律。引領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養成借助直觀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滲透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材中提供的材料顯示:用10個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了立體圖形。按照上述材料描述,圖形是擺出來的嗎?不然怎么樣描述?教材都這樣講了就可以這樣說吧?還是覺得別扭怎么辦?反反復復糾結,再糾結。
查找相關資料,課標中對于“圖形與幾何”的教學規定是:經歷由實物到圖形的抽象。可見,“圖形是抽象出來的”,不是擺出來的。經過反復研究,將上述問題描述為:用10個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了一個模型,它的立體圖形如下。如此描述,終于不糾結了,學生對物體與圖形也有了明確的認識,可以將二者聯系起來。
2.露在外面的面指哪里
在設計學習活動方案之初,我就查了字典,“露”指“顯現在外”。那么,“露在外面的面”就是在各個方位能看到的、沒有被遮擋的面。于是再一次糾結:教材中的底面也被當成了露在外面的面,難道這個模型是舉起來嗎?后來教材改版,將這個學習主題改成了“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這樣好像合情合理。但是,仔細琢磨又開始糾結:表面積指幾何體所有面的總面積,那么,10個小正方體是一個個獨立的幾何體,表面的面積是不是應該計算10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的總面積?
有糾結就要想辦法解開,查找各個版本的教材,發現還是將此內容用“露在外面的面”命名比較科學,而且不能計算被遮擋的面的面積,放在桌上、地上的底面積也不能計算。一次又一次糾結學習內容,學會了在數學學科“咬文嚼字”。這樣的“糾結”等于在“明理”,教師將“糾結”解開,讓學生從小做個“明白人”。
二問:學習活動方案設計邏輯關系合理嗎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方案的設計理念、過程、問題設計要具有清晰的邏輯性。
1.培養學生什么樣的空間觀念
以“露在外面的面”為例,針對這樣的學習主題,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將學習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這樣的定位明顯過于空泛。我通過對這一主題學習活動的研究得出,本節課在“空間觀念”領域重點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與想象能力,即“根據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目標定位精準,有利于學習活動的展開。
2.活動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合性學習主題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把各學科的知識調出來,把各種經驗使出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
“露在外面的面”設計的問題如下:1.看圖形擺模型,計算這個模型露在外面的面積。2.如果再放上1塊同樣的小正方體,并要求它至少有一個面和已有小正方體的面完全接觸,露在外面的面積與原來相比有怎樣的變化?你想怎樣研究這個問題?制定研究方案。3.根據研究方案,獨立研究,自主發現。這樣幾個逐層遞進的問題,喚起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思維有波瀾,讓學生經歷研究的全過程。
三問:設計學習活動方案時關注學生嗎
一切學習活動的最終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是學生,關注學生是教師設計綜合性學習活動方案的基礎。
1.學習活動方案能與學生的思維“無縫銜接”嗎
設計“露在外面的面”教學之前,找來三個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將模型擺在他們面前,讓他們仔細看一看。提問:“你能看懂這個模型嗎?”“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你能看到幾個正方形?”“如果再放上1塊同樣的小正方體,并要求它至少有一個面和已有小正方體的面完全接觸。露在外面的面積與原來相比有怎樣的變化?”“先思考這個問題,你有不理解的嗎?”
課前調研,能了解學生最真實的想法。活動中讓學生帶著思考行動,用行動驗證自己的思考。
2.活動設計如何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
“露在外面的面”設計了分析活動,指引學生進行創造。在學生經歷了操作、觀察、發現活動之后,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引領學生分析:為什么都是增加一個小正方體,新模型露在外面的面積卻不一樣?
分析活動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同學之間互相啟發,認識本學習活動的內涵。之后,又設計了一個環節:在原模型上加上一個小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積有時候不變,有時候增加,能不能減少呢?這個活動促使學生改變原有模型,推動他們創新。
總之,設計綜合性學習活動方案,教師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核心概念,關注學生發展特點,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