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穎 任穎 于洋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將之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怎樣使學生能夠快樂地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呢?我們認為,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運用多種方式開展主題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其在活動中實踐、體驗、收獲、展示、交流。
選擇學生喜歡的研究主題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選擇學生喜歡探究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吸引其積極參與活動。
例如,在六年級第一學期的主題開發前的交流課上,有的學生說:“我想開展保護環境的活動,現在的尾氣、霧霾太嚴重了?!庇械膶W生說:“每天放學的路上我都看見很多的流浪狗,我想做關愛流浪小動物的主題。”有的學生說:“當路過敬老院的時候,看見里面的爺爺奶奶們在欄桿那兒看著我們,感覺到他們很孤獨,我想去給他們送去快樂?!?/p>
學生們這么多想研究的問題該如何開展呢?為了保護學生的熱情,我們一起把主題進行分類,讓學生根據感興趣的問題分組領取探究主題,形成研究核心小團隊,在小組分工下進行實踐活動。小組的分工是按照學生的特長、愛好等進行的。為了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有所進步,每換一個主題,小組的組員、組長分工都要有變化。讓每個學生嘗試不同的角色,選擇不同的分工,他們才能夠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變得自信,這樣也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學生自主設計活動計劃
實踐活動應有章可循,否則就難以達到探究的目標,這就要求學生們在活動前要設計本小組的活動計劃。中年級學生在初次接觸這門學科的時候,要給他們列活動計劃提綱,根據各組的小主題設計活動,一步一步指導學生制訂活動計劃,培養設計活動計劃的意識。到了高年級,就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活動計劃。當然,活動計劃一定要具有可行性、易操作。
例如,在四年級開展“筷子與生活”主題時,有一個組的學生要調查家里筷子的使用情況,他們選擇了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探究,但是設計問卷內容成了他們的難處,此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啟發,如你們家里使用什么材質的筷子?每天用后如何清洗?放置什么地方?是否定期更換?使用的筷子對身體是否健康?學生可以圍繞這些問題設計問卷。這樣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范圍,可以助力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多思考。
讓學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
綜合實踐活動的展示交流課,是對主題和活動過程的回顧,是對活動內容和活動成果的展示。在課上,學生把自己的活動過程、收獲或感受展現出來,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在情感上得到提升。
在開展“我是小小種植員”展示交流會上,學生們全員參與展示,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小組匯報內容,以小報、PPT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學生在了解小組活動內容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的收獲,有的學生知道了如何進行撒播,有的知道了如何進行物理驅蟲,有的學生感受到了作為種植員的辛苦,大家在交流中產生了共鳴。
綜合實踐活動在挖掘學生興趣的前提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體會到課程帶來的快樂,獲得成長。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