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筱元
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讓博物館為教育賦能,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社會實踐的不足,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使學習者能夠跨越學校的邊界,以更加靈活、生動的學習方式,建立起知識與社會的連接,學會自主學習并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使能的過程。從賦能到使能,博物館課程的開發起到了升級傳統學習的作用。
賦能:
設計人館“對話”課程,促進深度學習
博物館具有完整、綜合、系統的特點。我們在設計博物館教育課程時強調開放性,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按照符合學習規律的邏輯,為學校教育賦能。課程設計打破學科界限,突破展覽局限,對博物館展覽主題進行重構,引導學生積極調動已有知識去發現新知,從“灌輸知識”變為“激發思考和互動”,促進深度學習,讓博物館與學生真正發生交流。最直接的課程設計就是讓學生與博物館開展一場“對話”,在“對話”中激發學生對人類文明的自豪感,啟發他們去探尋展品背后的歷史文化淵源。通過不斷“對話”重新認識已知,獲得新知,從而搭建學生個性化、系統化的知識框架。這樣的課程設計使學習變得更深入、更牢固、更關聯、更完整。
以比較常見的“沙盤展”為例,在河南洛陽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城樓展廳內,陳列了一個1:800的隋唐洛陽城大型沙盤模型。由此,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項博物館教育活動:根據沙盤提供的信息,假設隋唐洛陽城復現,進行一次時空穿越之旅,手繪一份“洛城一日”游歷地圖。地圖要有主題和關鍵信息,如主要宮殿、主要城門、城市主要水系、重要的名人住宅、一些有趣的“坊”、主要的“市”等;選擇的點彼此間要有一定的聯系,然后給游歷路線取一個名字,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交流。
這樣的活動設計有利于學生將歷史知識帶進歷史實景中,在任務完成中去主動探索、理解、思考,激發學習的能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使博物館展覽起到促進深度學習的教育作用。
使能:
設計創意輸出課程,培養高階思維
博物館課程學習的方式靈活多樣,強調真實情境,重視探究學習過程,以有效推動學習由“知識為本”向“素養為本”轉變。學生核心素養集中體現在思維的提升,其關鍵性表現是使學生具有遷移和創新能力,這是一個使能的過程。博物館學習為培養學生的這種“高階思維”提供了沃土。我們著眼于以下幾種方式設計博物館課程,促進思維提升。
一是繪制展品手賬。讓學生尋找一件自己感興趣的展品,把它畫在手賬本上,盡可能記下所有關聯信息,如歷史信息(年代、地點),與之相關的人、物、故事。二是記錄參觀手賬,創新性講述博物館的故事,可根據邏輯性和框架,對博物館故事進行重構與組合。三是設計博物館文創產品。如在參觀首都博物館后,學生自選主題,用毛猴、景泰藍砂畫、畫瓷等形式,為產品制作“事實檔案”,介紹產品背后的歷史故事和不為人知的細節。這種課程設計有利于生成學生的“高階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思維和生活經驗。
從賦能到使能:
設計學習形式,突破思維框架
博物館教育活動可以為學校教育賦能,從賦能到使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如何把學生帶入學習狀態呢?我們認識到,一定要突破思維框架,打破傳統的“我說你聽”的博物館學習形式,變為“我們在交談”新的學習形式。
近年來,單純的學校教育或獨立的博物館教育活動的思維框架已經開始被突破,博物館常常尋求與學校合作,設計開發教育課程,如系統化的博物館課程。這類課程融合學科知識,教師將上課地點轉移到博物館里,學生結合展品進行學習。博物館也會在節假日或周末開設專門的教育活動,如開設專題講座。科技類博物館會開展一些“自然與科學”活動,引導學生親身參與體驗。
在課程設計方面,我們探索了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以游戲的形式設計教育活動。比如,我們在設計定鼎門遺址博物館教育活動時,根據絲路大地圖的展板,設計了一組“一帶一路”游戲活動,模擬絲路上的商貿之旅,沿途互設關卡進行闖關。關卡設置要求從絲路歷史、地理、文化、文學等角度,反映絲路歷史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以絲路上常見的貿易品為得分置換物,其中絲綢和鉆石最貴重,蠶絲和棉花最便宜,茶葉、毛毯價格居中。每通過一個關卡進行買賣和置換,最后完成旅程。
二是學生親自設計展覽。這是一種逆向思維的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深入思考學習的全過程。在策劃設計展覽前,教師引導學生自問以下幾個問題:當人們看到你的展覽時,你希望他們從中得到些什么?當他們看完展覽時,是否可以獲得這些?展覽主題的吸引力在哪里?展覽設計的專業程度,是越高深越好,還是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生產實際的方式好?經過這樣的引領后,學生的展覽設計立足于實現展品和知識對接,和參觀者“對話”。這種課程設計將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是促進“意義共建”的新型學習方式。
從學校教育到博物館教育,從賦能到使能,學習并不受限于學校;同樣,學習也不受限于博物館。我們的教育正是通過這種學習情境的改變,喚醒學生對學習的渴望,引領他們學會在未來生活中持續學習。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主題式實踐活動課程集群的開發與實施”(課題編號:CADA1708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_ 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