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浩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線上學習成為常態。教師要認真總結線上教學經驗,轉變教與學方式,不僅要保證器樂教學高效、優質,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師生素養的共同提升。
1.課前精準診學,做好充足準備
診斷學情。積極了解家長需求和學生實際。疫情期間,家長更關注國家課程的線上學習效果,難以堅持督促學生練習,由于重視不夠,學生原有的基本功也有很大退步。
做好準備。首先,要做好思想觀念準備。做好家長和學生的工作,使其明確學好音樂對于提升綜合素養、促進終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其次,準確制定教學目標。通過前測問卷和線上演奏,了解學生目前的基本功水平,制訂好課程的教學計劃。第三,做好信息技術的準備。靈活運用慕課、微信、釘釘等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學生、教師雙對接,耐心指導家長和學生使用方法,做好調試測試,為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2.課中精準導學,提升課堂實效
示范演奏,激發興趣。每次上課,教師先錄制視頻示范全曲,使學生有整體感受,并能夠觀察教師演奏時的表情、身體的律動、手臂手腕手指的不同分工,更加真實、直接、實用。
微課指導,突破難點。教師要根據學情和課時的重難點,錄制5至8分鐘的微課,主要用于分析重難點內容,可以反復觀看。在錄制中,需要教師多個角度錄制、多次錄制、錄制后多次剪輯,保證既有整體畫面,又有強調重點的細節特寫鏡頭,中間還可以配上動畫或PPT圖解,形象展示學生看不到的氣息掌握和舌的變化,同時配上生動形象的解說,便于學生邊聽、邊看、邊理解、邊模仿練習。教師錄好微課后,要找不同程度的學生試看試練,根據學生的問題再進行調整和改進。
精準指導,反復練習。器樂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技術技巧的掌握是一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反復練習的過程。學生練習時,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實時關注學生的每一個動作,仔細聆聽學生的聲音和發聲力度,耐心指導,精準導學。
互動展示,協同提高。學生年齡小,容易產生惰性和畏難情緒,可以小組同學共同展示演奏、協同演奏,組織多人合奏、變奏、帶肢體動作的表演奏。教師對于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3.課后精準固學,磨煉意志品質
每周一節的課上練習遠遠不夠,每天練習、器不離手是訓練基本功的必由之路,這對于學生和家長都是考驗。在微信群中,教師請家長協助學生每天上傳練習視頻,教師在線個別指導,針對每個學生的回課情況,或指導學生再次觀看微課細節,或直接示范細節,或語言點撥指導,多種形式鞏固課上教學成果。對于堅持上傳練習視頻的學生,教師在群中進行以激勵為主的點評和指導;對于沒有堅持的學生及時督促鞭策,促使學生形成每天堅持練習的習慣,在堅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