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力
(黃岡師范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產學合作是當下部分高校的辦學理念,這種辦學方法不僅能夠擴充高校資金,降低高校育人成本,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提前適應社會生活,成為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而目前市面上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教材更多的是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并不符合產學合作這一背景,故本文圍繞著產學合作模式下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教材開發與研究這一主題進行闡述,具體如下:
現階段市面上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教材相較于三維動畫設計行業,其所授內容相對較為滯后,跟不上行業內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①三維動畫設計產業其技術更迭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而教材編寫速度跟不上技術更迭速度,有時在編寫過程中,其技術產業已再次更新,很難做到與時俱進;②部分教材編寫教師因其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雖有著豐富的實際教育經驗,可因為其并沒有從事三維動畫設計這門產業,其對于三維動畫設計的認識很可能還停留于其學習階段的認知,對于行業內部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他們不了解、也不清楚當下行業內部的最新技術、最新設備,故而無法將其納入教材之中。
我國的三維動畫設計教育相較于國外而言起步較晚,市面上很多教材其內容或多或少都借鑒了部分國外三維動畫設計教材,其內容大同小異,并沒有結合高校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寫,這不符合產學合作這一辦學理念,也對產學合作模式的開展,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各高校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城市經濟狀況不同,所開展的產學合作模式也不相同,生搬硬套只會為其產業的管理、生產、技術革新帶來諸多不便。
當下三維動畫設計課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深,導致部分高校在開展三維動畫設計這類課程時重理論,輕實踐,實踐課程只是理論課程的附屬課程,所占比例相對較少。這種表現不僅是體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之中,其教材的編寫也是如此,市面上三維動畫設計的實踐教材相對較少,即使有其針對性和實用性也有待商榷。而隨著教學改革進度不斷推進,這種弊端愈發明顯,社會上更加需要的是既有學識,又用實際動手能力的人才。
在產學融合模式下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教材編寫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的教師,還需要有一線經驗的企業專家,因為企業專家其不僅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其所接觸的技術也是較為前沿,在教材編寫時如若加入編寫,會使得該份教材的實踐性大大提升。可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大多數情況在編寫教材時并沒有企業專家介入,即使有也只是作為教材評估者的身份參與到教材審定當中,并沒有進入到實際編寫,校企雙方之間的合作交流并沒有落到實處,只是僅僅停留于表面上。
基于產學合作模式下三維動畫設計課程高水平特色教材開發與研究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核心,樹立起多元化與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使其全方面成長,讓學生既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又擁有一定的實際動手能力,從而達到為企業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這一目標。
產學合作模式下三維動畫設計課程教材,其編寫特點相較于傳統的三維動畫設計教材,其更加的偏向于實踐性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在編寫時其編寫方式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的方式進行編寫,而不是使用傳統的以實例教學或技術操作為中心的教材編寫方式。傳統的編寫方式其結構相對較為散亂,沒有明確的技術中心,學生對于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了解甚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采用項目教學法,其結構是以“總-分”的形式,將教材的內容分為多個項目講解,每個項目再由精心設計的若干個任務組成。將學生所需掌握的專業技術、職業技能融入于具體的任務之中,讓相對抽象基本概念、技能知識通過任務的形式轉化為更加具體,方便學生理解的形式,這既能夠讓教師在編寫教材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又能夠讓學生在不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到企業的工作方式和習慣,達到讓學生理論技能兩不誤的效果。
相較于其他模式下編寫的《三維動畫設計》教材,在產學合作模式下的《三維動畫設計》教材,因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且要考慮日后為企業輸送人才,其教材的編寫一般會收錄行業內部的前沿知識和最新技術,相較于傳統教材,更加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讓學生不用畢業后重新學習。
基于產學合作模式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其教材更加偏向于實用性,在組建教材時教師可以選用任務式的教學結構,其項目的總體結構可以分化為項目概述和任務學習目標這兩大部分,每個部分再由小的結構組成[1]。項目概述是放在每一個項目的第一頁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更加方便地了解該項目的教學目標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而任務學習目標是將該項目拆分為若干個學習任務,階梯式完成學習任務,最終達到項目學習效果[2],其具體結構如下。
項目名稱:學生可以通過項目名稱就可以直觀地知曉本項目需要完成的大概內容。
項目介紹:概括性地對任務展開介紹,涵蓋任務背景的闡述和預期要達到的效果。
項目目標:通過任務驅動,要求學生達到相關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任務分解:以較為直觀的形式展示任務效果,使學生對任務有直觀的了解,并能通過教材所展示的任務效果分析完成任務的方法。
任務實施:對任務的具體操作流程進行詳細介紹,同時,附上相關操作流程的截圖,以便于學生根據操作流程逐步完成預期任務。基礎知識掌握相對差點的學生可以反復按照步驟操作,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對照步驟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
知識拓展:通過掃描二維碼,讓學生應盡可能選擇與主要任務近似的內容,以便學生觸類旁通,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進一步加深與鞏固,熟練掌握詳細的操作流程。同時,對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沒有涵蓋到的知識點,及時進行補充學習。
項目小結:任務實施完成,進行必要的總結,尤其是相關的重難點進行強調、補充與說明。
在產學合作模式下的三維動畫設計課程教材內容的選取,會使用企業中真實項目中的案例進行講解,也是依據行業內的制作流程和要求來編寫的,課程教材的內容選取方面更加注重讓學生能夠從簡單的教學任務中學習到所需的知識,以三維動畫設計中的《三維高級渲染技術》課程為例,《Maya三維動畫設計實戰教程渲染篇》這本教材內容的編寫可劃分為7個項目,每個項目再由多個小項目組成,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理論知識與案例應用相結合,達到加深學生理解的目的,其具體內容如下:
項目一是Maya渲染燈光,包含三個任務,分別為燈光、Maya燈光基礎、Maya燈光的應用,主要是讓學生對Maya燈光有一個基礎的理解,知曉三維動畫中燈光的基礎知識和應用途徑;項目二為Maya渲染材質紋理,包括三個任務,分別為材質球基礎、紋理節點、材質紋理的應用,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三維動畫的各種渲染材質紋理,以及使用方法;項目三為Maya渲染UV和貼圖,包含兩個小任務,分別為uv貼圖基礎和應用;項目四為Arnold渲染器基礎,分別為認識Arnold渲染器、Arnold燈光類型、Arnold萬能材質球應用,目的是讓學生對Arnold渲染器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應用;項目五為人物角色渲染實例,是將項目一與項目四的知識進行融合,分解為若干小任務完成,從角色燈光,角色UV拆分,角色貼圖繪制,渲染設置全面完成任務,以達到行業內動畫角色的渲染要求;項目六為室內場景渲染實例,室內場景涉及的內容較多,了解項目的要求,分解為若干小任務,場景UV拆分,繪制場景貼圖,編輯材質球和紋理節點,場景燈光設置,渲染設置全面完成任務,根據項目要求,通過設置不同的燈光,渲染出不同的畫面氛圍;項目七為綜合鏡頭畫面渲染實例,項目要求將人物和場景一起進行渲染,綜合性會更強,根據項目要求,添加了分層渲染的任務,方便動畫后期的畫面調整。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傳統的應試教育已不再滿足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教材作為教育資源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其教材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也是各大高校十分關注的。特別是在當下,產學合作已成為各大高校的辦學理念的情形下,打造符合高校本身情況,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三維動畫設計》教材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的的教材開發不能夠離開企業,只有企業和高校雙方不斷深入合作,才能夠培養出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