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梁山縣小路口鎮路那里小學 孫 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更好地提高數學運用能力,同時也要培養數學文化意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及習慣。因此,教師需要更多地考慮小學數學課堂內容的設計與規劃。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和探究如何更好地將數學文化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去,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首先,小學生年齡還小,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成熟,將數學文化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判斷力和對待數學的觀念,能夠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有條理地思考,逐漸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其次,數學文化中蘊含著很多數學精神,教師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文化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認識理性的數學思想,逐步形成理性思維。最后,將數學文化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促進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升,使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對于新知識點的引入往往可以結合該知識點的推演歷程,讓學生了解這個知識點是通過怎樣的猜想、推理、驗證過程得到的。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真正聯系起來,感受到學習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學到一些正確的數學思考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
例如, 對于數字的教學,對于剛接觸數學的學生來說,數字只是一串沒有意義的符號,為什么不同的符號代表不同的含義,學生并不清楚。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數字演變過程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人們表示數字的不同方式和發展過程。這樣,學生就能夠慢慢地對數字有更加直觀的感知,而不再覺得數學是抽象的,這對于學生之后進行思考和探究是非常有幫助的。
任何一門科目都是有起源、發展過程的,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學生需要更多地了解學科發展的歷史過程,小學數學課堂也是如此,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史,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數學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講一些數學名人的故事或者是與知識點相關的故事,讓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能夠集中注意力到數學課堂中來。故事能夠加深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由于故事具有趣味性,因此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對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十分有利。
例如,在“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古代伏羲定義東南西北的故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方向。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古人的智慧,知道這些數學知識源遠流長,在學習的時候自然更加積極主動。
教師雖然不是教學的主體,但是在課堂中起到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在小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是很強,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將數學文化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對數學文化的認識,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積累和儲備,知道如何將數學文化知識合理地運用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前,教師要提前準備好當堂課需要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中,在課堂上將數學文化的相關知識穿插進數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數學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核心素養,這樣才更加符合新課程理念。這也意味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能夠只是死板地學習,對于數學知識背后所蘊含的豐富的數學文化以及數學歷史也要有所了解和關注,這樣的數學課堂才能夠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也會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