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鎮天山小學 高玲星
在小學數學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習慣以大量的數學習題訓練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卻容易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疲勞感,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創設真實形象的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探究,同時將數學知識教學內容與數學游戲相融合,落實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充滿興趣,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小學數學知識講解中,由于學生接觸數學知識學習的時間較短,對數學科目缺乏整體認知,導致數學學習效率不高。所以,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設計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從本質上理解數學概念,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無處不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在“加減法”的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避免讓學生解答大量的數學算式,要能夠為數學算式賦予生活含義,實現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創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比如:小明去商店買筆記本,一本筆記本的價格為2元,小明支付了5元,問老板需要找給小明多少錢?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購買經歷,將其轉化為數學算式并完成準確計算。或者:已知今天是2月22日,一星期后是哪月哪日?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完成生活問題的解答,同時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閏年時二月有29天,拓展學生的生活認知,進一步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由于學生活潑好動,長時間枯燥、單調的數學知識學習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應結合數學知識教學內容設計有趣、合理的游戲環節,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完成數學知識學習任務,打造趣味性強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數學習題訓練是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然而過于死板的訓練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可以組織數學學習競賽,讓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競賽中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首先,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為學生設計具有層次性、循序漸進的數學習題組,不斷增加數學習題的難度,然后向學生介紹具體的游戲規則,當學生準確地完成一道數學習題的解答后,會給予一面小紅旗,解答錯誤則不給小紅旗,可以將解答結果插到九宮格中,當一方完成一條線時勝利,若九宮格上插滿旗子未連成線,則旗子數量多的一方勝利。最后,教師作為裁判,引導學生練習解答數學習題,借助游戲環節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完美地實現數學習題訓練與游戲環節的結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應試教育背景下,為了讓學生獲得優異的成績,教師往往將知識講解當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導致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抑制了學生數學觀念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教師作為數學教學課堂的主導者和引導者,要能夠引導學生明確數學知識探究的方向,采取鼓勵性評價的教學策略,在指明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表揚,構建完善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同時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對數學資料進行篩選和收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師要以委婉的語言指出學生在數學思維方面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當學生自主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之后,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表揚,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理,發揮出多媒體設備的教學優勢,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直觀的學習和了解,同時將鼓勵性評價融入教學環節中,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性的回應,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堅定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念,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體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