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八橋小學 王紅梅
很多學生對數學史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大部分人以為數學僅僅是由很多的概念和公式構成的,其內容比較枯燥、抽象,因此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正確做法應當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史內容,讓學生知道,數學中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字母都是有自己的靈魂和定義的,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愛上數學。
數學史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向學生介紹數學名人或是他們的豐功偉績,其真正的作用是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為原本枯燥干癟的課程注入靈魂,從而讓教學內容更加立體、更加活靈活現。與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不同的是,滲透了數學史的小學數學課堂更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地參與到課堂之中,獲得學習能力和數學能力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教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先介紹加減法的來源:三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開始使用加減法進行計算,但是還沒有確切的符號來代表加減關系,直到公元三世紀,希臘才出現了減號“↑”,之后到了公元六世紀,印度出現了用單詞代表減法的縮寫運算符號。據說在中世紀的時候,當時的酒商在賣酒的時候就用“+”和“-”號來表示酒體積的增多和減少,這就是加減號符號的發展由來。
因為小學的學生還處于心智年齡較低的狀態,一般都比較喜歡聽故事,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教學運算理論知識的時候增加一些生動有趣的數學史小故事,不僅能夠很好地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存在理論知識基礎不夠扎實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借助數學史的學習機會來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教學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史比較偏向于思維拓展方面,與實際用于解答題目的運算和公式相比,考試中的考分占比非常少,這也是很多教師的數學史基礎都比較薄弱的主要原因。但是教師需要正視這一點,在課余時間內將缺漏彌補上,以最好的狀態更好地呈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后組織一個交流討論會,參會成員可以有本學校的數學教師,也可以有其他學校的教師,教師在會上對自己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技巧或是如何學習數學史、如何將數學史更好地滲透進教學內容中等多個方面的經驗和經歷進行匯報交流。教師還可以在了解一定的基礎數學史后,通過網絡、書籍或是與老教師交流溝通等多種方式去豐富和充實自己的數學史知識儲備。
通過教師對數學史持續不斷的學習,同時在課堂上將課堂教學內容與數學史進行更加緊密的結合,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數學史的了解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全面,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身的思維廣度和寬度,從而全面提升自身數學學習的核心能力和綜合素養。
教師在課上的時候,可以多講述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偉人,學習他們身上優秀的意志品質和探索精神。通過不斷的思考和交流,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不斷深化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并加深自身對數學知識的領悟。
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古希臘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他與高斯和牛頓并稱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作為球體面積計算方法的提出者,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呢?教師可以在拋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交流和思考,再向學生介紹阿基米德通過積分法計算球體表面積的基本思想。畢竟課堂中占主要分量的還是對應用題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教師可以簡單地向學生介紹阿基米德的故事,但是不能把課堂太多的時間放在思維拓展上,而是應當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盡量把數學史當作一種方法、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教師在創造數學史的學習模式中,需要準確地認識到這一點,數學史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式,是一種能夠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教學策略,而不能將它作為重點知識進行詳細介紹,盡量點到為止,可以要求有興趣的同學回家后自主查找相關資料,下次上課的時候給予學生5~10分鐘的時間來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通過團體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將數學史融入團體活動中,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利用多彩多樣的歷史小故事來完善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以“角”為主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教師拿出提前準備的七巧板,向學生介紹七巧板的起源和發展,然后對著七巧板的各個角進行隨堂小測,讓學生將答案按順序寫在答題紙上,全部回答完畢以后,將自己的答案與所在小組成員的答案進行對比,最后得出一份最終答案,教師進行批改。對于一些有分歧的問題,教師也可以直接在課上進行解答,幫助學生釋疑解惑。
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能夠輕易地將問題以大化小,把學生可能出現的疑難困惑都融合整理成小組內部的問題,教師通過與各個小組進行單獨的互動交流,能夠對癥下藥,快速地把學生的疑難點解決掉。
同時,教師在課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置小組課堂討論主題的時候,需要始終圍繞數學的知識點中心,可以適當地將其延伸和拓展,盡量有趣生動,比如上文所述的七巧板,其本身也是一種開發兒童智力的玩具,這種有趣的輔助工具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注意力,更能夠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實現高效學習。
總之,小學的良好教學環境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的,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個豐富有趣的數學歷史小故事、一位位取得了突出研究成績的數學偉人故事來適當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緊張感。教師在課堂中不僅需要多多滲透相關的數學史內容,還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習能力,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強化實際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