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王花香
通過信息技術指導學生進行初中數學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傾向于教學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有效提高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理論水平以及學習品質的協同發展。
信息技術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推進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也不能忽略教師對于信息技術運用的作用。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引領人,也是信息技術運用的執行者,因此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著深遠影響。為了更好地構建初中數學框架,首先,需要老師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基礎能力創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其次,要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問題,以此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實數》一章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有效幫助學生了解實數的由來和分類,將文字化的理論知識點轉化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實數的概念,讓學生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雖然改變了很多行業的傳統運作模式,但是其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問題。應鼓勵廣大師生充分地參與到信息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探索中,逐步完善和優化教學方法,并有針對性地開發出新的信息化應用。另外,要注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一線教學工作人員更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增強信息化教育的體驗感,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重點,找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完美銜接點,這既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機遇,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挑戰。
例如,在學習“多項式乘法”的時候,要求學生自主利用平方差公式開展簡單運算,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概括能力。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情評估,為學生布置簡單預習作業,回顧“多項式乘多項式法則”,例如:(x+5)(x-5),或者(1+4a)(1-4a)。在學生演示完畢之后,引導學生從多項式乘法法則出發,根據例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之后得出結論:(a+b)(a-b)=a2-b2。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綜合化,數學課程素質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課程教學當中,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并能夠培養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的能力。
數學教學環節是雙向的,老師不僅要不斷調整和創新教學方案,學生也要結合自己的理解給出信息反饋,以此提升課堂效率。首先,老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更好地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與完善。信息化教學需要對最真實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歸納與整理,同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規律進行深化分析,以更加便于學生理解的形式展現出來。最后,師生的信息化素養提升不能單獨進行,而是要注重知識信息傳遞的雙向性,老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綜上所述,數學課程是一門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學科,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過于表面,教學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重點環節,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符合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信息化技術使當前的教學形式更加多樣性,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教學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