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學 吳青根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無疑是對傳統數學課程的挑戰。學習數學不僅涉及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學習數學精神,掌握特定的數學方法,提高思考能力。基于此,需要將數學文化觀念滲透落實到高中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發揮出文化滲透的作用。
在當前的高中教育領域,怎樣發揮出數學史的教育作用已經受到了高度關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挖掘出數學文化內容。
1.提供數學史的選修課,介紹一些進步很大、意義重大的事件。如,為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史、數學思想的演變歷史、數學家研究歷史等,挖掘數學學科中的理性精神,帶領學生分析數學與哲學以及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體悟其中的美學價值。
2.引入重要的數學思想,并結合課程主題內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融合人文精神。例如,為學生介紹華羅庚教授的名言警句,華羅庚教授不僅是一名數學家,也是文學家,他寫過很多詩,用詩歌的呈現形式來表達數學方法,這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素材。
3.推薦數學作品用于課外閱讀,擴大學生數學視野,通過閱讀寫作、數學論文和組織學生交流后寫作來發展數學文化的不同方面。
4.使用網絡、報紙和其他資源,了解數學與歷史、經濟學、文學、藝術和軍事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收集和閱讀有關特定主題的網絡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編寫一些表格。例如,通過互聯網研究中國古代和現代數學家的作品,了解他們的創作過程及其對現代數學的貢獻等,這些都是滲透數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
數學課上的文化氛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課堂上的文化現象是由許多因素形成的,例如教育傳統、學校和課堂氛圍、教師的修養和個人風格等,它限制了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現象。筆者認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文化氛圍的建設,作為教師,要對此有深入理解,打造出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興趣的數學課堂文化氛圍,在數學課堂中為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文化內容,這是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工具。
創新是高中數學課堂文化的精神。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主動研究與之相關的內容,以便學生可以受到老師的鼓勵,對于各類內容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學會主動探究新知識,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困難。
探討是高中數學課堂文化的標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鼓勵其探討,學生將感受到數學文化帶來的精神滿足,激發他們對數學文化的熱情。探討課堂開放,小組討論、研究甚至辯論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這些將激發學生思想的火花。
合作是數學課堂文化的核心。如今,“協作學習”教學法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十分流行。在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互幫互助,還要致力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育。多層次和多角度的協作改善了數學,也改善了數學的教學過程,指示學生小組協作尋找主題、發現問題、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學生將自覺地深入研究廣泛而深入的數學文化。
在數學文化滲透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非常重要,這是數學教學的靈魂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數學思維的培養拉近學生和數學文化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現實應用價值,這是數學文化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展現數學文化的現實價值,讓學生對數學文化形成深刻的認識。
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數學信息進行搜集,了解更多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能夠觀察身邊的數學,從而對數學課程有更全面的認識。比如,在學習冪函數的過程中,可以舉例:小紅購買盒子x 個,一個盒子一元,實際支付y 元,列出y 與x 的關系式。這樣貼近生活的實例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新課引導時,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思維引導,聯系實際生活,講述數學技能。比如,在指數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與生活場景進行聯系,讓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例如銀行存儲方面的知識:對于單利和復利,假設其年利率均為10%,如果存入本金為20000 元,那么兩年后的利息分別是多少?通過生活化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讓學生積極了解數學文化,形成數學思想。
實踐作業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生活實踐作業,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踐中,從而真正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文化。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附近超市的優惠情況,計算客戶按照優惠活動購買商品是否真的省錢等,讓學生能夠了解數學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從而提升數學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為學生講述與美學、哲學以及其他文化相關的知識時,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會顯著增加,這對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