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一中學 陳汶森
新高考模式的運行傳遞出素質教育地位愈加重要的信息,也為當下的高中數學教育提供了教育實踐道路的具體指引和方向導航,同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培育的教育理念早已扎根在教師的心中,并且不斷生長,為學生的明天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
文化深藏在人類的血脈中,凝聚于人們的生活里,數學學科并非沒有文化只是數字,相反,數學同其他學科一樣,也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質和歷史的積淀。我們從歷史中走來,有《九章算術》和最早計算出圓周率的祖沖之,有李氏恒定式和華氏定理,還有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上的重要成就,中國的數學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更應該關注數學學科的發展歷史,讓豐沃的數學文化浸潤學生的求學之心,讓數學文化走進高中數學的課堂,以文化的深厚力量和宏觀視野不斷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博大的學科世界中找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高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創新教學方式,融合數學發展歷史,讓數學文化和課本中的知識理論相結合,在充分開拓學生學習思路的同時,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靈活轉換。就以幾何知識為例,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講述數學歷史,介紹發展史上“第二時期”的理論,告訴學生,“在兩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算數、幾何和代數漸漸地分化獨立形成了自己的分支”,這樣學生就會跳出固化的學習視野,用聯系和辯證的眼光走進高中幾何知識的學習中去。
眾所周知,對很多學生來說,高中數學學習并非簡單之事,教師要善于靈活使用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思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采用情境化的教學方式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讓這種興趣轉化為數學學習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如此才能讓學生從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中脫離出來,用自己的熱情和興趣主動走進課堂,并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方程的學習可以說是高中數學的基礎內容。例如,寫出三個一元二次方程,讓學生判斷并畫出對應的函數圖像,但是學生往往學過就忘,記不牢。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選用貼合學生年齡階段的情境,讓生活化的情境啟發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構數學學習框架,打造牢固的方程學習基礎,這也是核心素質培養的關鍵內容,當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時,學生的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教育的目標是培育“全面發展的人”,高中數學教育應該時刻謹記這一根本宗旨,教師要以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反對考試機器的打造,要聚焦學生的能力發展,專注于學生能力的培育和激發,以探究性教學的方法謀求探究能力、實踐技能、辯證思維的養成。數學的魅力在于思辨,數學學科的學習是一項極具探究性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注重思維的啟發,善于帶動學生舉一反三,讓學生掌握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能靈活使用不同的理論知識解決綜合性的問題。
高考中的很多數學題都涉及不同的理論知識,常見的函數圖形求解,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使用數列關系求出輔助條件,再通過方程的計算得出答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需要打破數學知識之間的壁壘,在知識傳遞的時候就重視啟發式教學,函數的學習要適時融入數列的知識,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靈活使用各個模塊的知識,從而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對學生來說,核心素養的養成關系著他們一生的發展,決定了創造力和創新力的提升,更是促成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教育要超前謀劃、運籌帷幄,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高中數學教育要在數學思維的啟發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培育,讓學生在新高考背景下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