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下蜀中心小學 胡明喜
在新時期的教學中一直提倡探究,因為探究可以從思想以及行為上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他們習慣了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而非依靠自己思考獲取知識。教師需要運用探究的方式來促使學生逐漸擺脫對自己的依賴,并逐漸習慣于自主思考,久而久之,學生自身的能力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提升探究意識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前提,對于小學生來說,意識對他們的行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探究意識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從提升探究趣味的角度切入。小學生對趣味性的事物有著天然的趨近性,他們會主動認識并探究趣味性的事物,所以,教師可以給數學知識增加一層趣味化的“外衣”,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升他們的探究意識。
例如,在“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中,我提前調查了學生喜歡的玩具種類,并在課堂上用圖片的形式對其進行了展示,比如芭比娃娃、動漫手辦等。與學生平時玩的玩具不同,圖片上的玩具都有明確的標價,并且價格都是小數。數學中的小數與學生喜歡的玩具相結合,學生對小數有了明顯的學習興趣。由此可以看出,趣味可以提升學生的探索意識,所以,教師需要給數學增加一些趣味,用以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
數學探究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但數學較為抽象,并且數學探究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否則很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思考方向,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時間有限,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鑒于此,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指導,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探究,讓他們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并靈活運用。
例如,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教學中,學生進行了探究學習,這次的探究學習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往都是我給學生設計探究目標,這次我讓學生自己設計探究目標。具體而言,學生需要先大致翻閱這部分內容,據此設計探究的時間,并將探究分為幾個部分逐一完成。自己設計探究目標是探究學習的一部分,這樣的探究方式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強化有著重要作用。在這次探究中,由于是第一次設計探究目標,所以有些學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將探究時間設計得太短,探究過程較為慌亂。對于這些問題,我告訴學生這都是正常的,隨著探究經驗增多,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信心都會提升。
探究擴展是深化探究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以及能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時期的數學探究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探究擴展。對此,教師需要著重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擴展熱情,讓他們自愿擴展,而不是在教師的硬性要求下進行擴展,二是控制好探究擴展的程度,既要能起到擴展的效果,又不能太難,否則可能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所以,在多邊形面積的學習全部結束之后,我給學生設計的擴展任務中包括了組合圖形,比如由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多邊形,學生需要計算這樣的多邊形的面積。在擴展中,學生需要明確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面積的求法,還需要注意觀察其中重疊的部分或者空白的部分,這對學生的圖形觀察能力以及面積計算能力是非常好的鍛煉。在這樣的探究擴展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的神奇之處,更加積極地進行探究擴展學習。
綜上所述,探究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個角度同步進行,也就是說,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探究,并提升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探究進行一定的引導,讓他們的探究越來越高效。如此一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會更加全面和通透,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也會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