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東小學 林惠芳
新課改提出了“深度學習”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必須給予重視,適當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基于問題解決全面推進“深度學習”,堅持一切教學活動均以學生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問題解決興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獲得高效學習。
首先,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指的是以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凸顯課程教學的中心與重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數學能力。
其次,“深度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深層次的學習,指的是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帶領學生實現超越表層的知識學習,從而進入知識內在的邏輯形式和意義領域,深度挖掘潛在的知識內涵,完整實現課堂教學的價值,其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深度學習的實施,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新教學設計,合理設計問題內容,利用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提升。
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導入十分重要。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可以合理應用舊知導出新知,靈活設計問題,通過問題的引入,組織學生在溫習已學的舊知識的基礎上,準確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深度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學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進行課堂導入:
首先提出問題:大家回憶一下之前學過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相關知識,計算一下2+58 等于多少呢?(學生:等于60)
再次提出問題:繼續思考一下,如果將這道題目改編為200+5800=?你可以計算出結果嗎?(很多學生表示猶豫)
最后問題引導:請你結合之前學過的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說說這道題目有什么特點?
通過這樣的問題導入,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同“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兩部分知識充分結合在了一起,既鞏固了舊知識,同時也實現了新知導入,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其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解決,不如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這樣效果更好,這樣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其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的時候,會涉及很多圖形的認識和學習。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積極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大膽質疑,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對于質疑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幫助他們尋找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觀察中自主發現問題,不僅實現了深度學習,更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與學生原有認知有沖突的問題,通過這樣新奇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并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深入探究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相關內容的時候,在學生掌握了混合運算的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可以運用簡便算法的題目,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按照傳統的方法計算題目,這時教師便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絕技”——簡便算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這一操作吸引了很多學生的好奇心,紛紛表示想要學習,教師便可以展開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為學生講解其中的規律和技巧。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來調動其思考積極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數學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深度學習的開展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結合實際需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最終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強化和學習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