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小學 陳燕華
“挑戰讓生命充滿樂趣,挑戰鍛造人的意志與品格。”挑戰性學習讓學習有了梯度性,讓思維有張有弛。挑戰性學習如同登山,崎嶇不平的山路反而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挑戰性能讓課堂教學升溫,變得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現以“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一課教學為例,談談基于挑戰性學習的小學數學節奏課堂建構策略。
海倫·凱勒說過:“人生要不大膽地冒險,便一無所獲。”在求知的道路上應當充滿挑戰和冒險,既有簡單的順暢,又有高難度的曲折。挑戰的刺激能令學生情緒激動,讓學生享受到勝利的歡愉,富有難度的挑戰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課堂導入的目的在于激趣誘思,導入學習主題。導入既要簡潔快速,又要引人入勝,既要激發熱情,又要誘發思考。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多種,如直接談話導入、有趣的故事導入、新穎的游戲導入等,我喜歡挑戰導入,挑戰導入即教師用煽動性的語氣呈現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爭辯,扣住學生心弦,點燃學生探究激情,激活學生數學思維,將學生引入奇妙勝境,開啟挑戰冒險學程。挑戰導入是挑戰性學習的起始,利用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喚醒學生不服輸的斗志,營造了濃郁的挑戰氛圍,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為挑戰性學習定好了基調。例如,在教學“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一課時,我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密封得嚴嚴實實的正方體禮品盒,故作神秘地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件神奇的禮物,想要贈送給一位表現最出色的學生。”我邊說邊拿出另外一個正方體紙盒:“誰能把這個小正方體紙盒沿著棱裁剪開來,而且各個面不能剪散,我就把禮品盒送給他!”“我來!”“我來!”學生不假思索地舉手,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想要挑戰。一個男生上來,沒有幾下就把紙盒給剪散了,我又讓一個女生來剪,結果也失敗了。“到底怎么剪才不散?”此時,大家都意識到這項任務有難度,這更激發了他們的熱情,將他們引入對“正方體平面展開圖”的探究中。
挑戰導入是給學生布置挑戰性學習任務,而迎接挑戰、自主探究、享受挑戰、完成任務才是挑戰性學習的關鍵。挑戰探究是挑戰性學習的核心環節,是教學樂章的高潮部分,環環相扣,節奏緊湊。挑戰探究充分彰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做思結合、合作研討、展示碰撞,通過討論、實踐、合作、體驗等方式自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一課中,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啟了對正方體平面展開圖的探究。我給每個小組提供了6 個正方體紙盒、一把剪刀和一張記錄單,學生在合作中先討論裁剪方法,猜想裁剪順序,考慮裁剪后的結果,進行想象折疊,在有了可靠方案后,方才動手操作。在挑戰探究中,學生的情緒起伏,思維張弛,有獨立的沉思,也有同伴的爭吵。在學生挑戰探究中,教師讓引結合,讓出探究時空,讓學生充分探究體驗,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對學生守望相助,給學生搭建學習支架,適時對學生啟發指導,助力學生理解建構。在挑戰探究中,師生攜手合作,共同演繹,課堂氣氛活躍,高潮迭起。
課堂結尾是一門藝術,課堂結尾方式多種多樣,有回顧總結的歸納式結尾,有首尾呼應的回應式結尾,有另起波瀾的發散式結尾,有扣人心弦的懸念式結尾,有拓展升華的延伸式結尾。我鐘情于挑戰收尾,在課堂結尾時給學生提出新的挑戰性問題,不僅拓展了學習內容,延伸了學習時空,而且能夠激人奮進,激勵學生迎接新的挑戰。例如,“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一課,課堂結尾環節,我繼續向學生發起挑戰:“課堂開始沒有人能奪到禮品,現在到了送禮品的時候了。不過老師想增加難度,因為你們已經有了學習經驗,這次不比誰剪得快,課后請同學們繼續研究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誰得到的展開圖方法最多,這個禮品盒就歸誰!”新的挑戰性任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讓課堂學習得以延展。
挑戰性學習讓學生學習更有動力,讓課堂更有節奏,還讓課堂有了波瀾起伏的壯觀,是打造節奏課堂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