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增秀
摘 要:當前的《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生要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學習空間,創建一個積極參與和探索的學習空間,學生在這個空間中能夠自主地開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開展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動手和動腦,自主得去思考和探討,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優化;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性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通過開展各種數學教學活動,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從而使數學教學得到不斷地完善,即數學教學的優化與活動的開展是離不開的;第二,優秀的數學教學是優良的教學風氣,在良好的教學風氣中使數學教學得到優化,即數學教學的優化是一種境界。以上兩個層面相互地制約和相輔相成,通過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逐漸的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風氣,有了良好的教學風氣各種的優化措施才能更好的施展。綜上,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其實就是一個改革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數學教學質量提高,達到最佳的狀態。本文對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問題分析其優化策略和措施,使小學數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豎立整體觀念,逐層優化教學
樹立整體的觀念,是指要從教師、學生、教學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等五個方面來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一)教師理念優化,提升素質
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扮演著知識的傳授者和課堂紀律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的角色,在整個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教師的優化應該著重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基本的素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較為死板和枯燥的,教師應該轉變這種教學模式,也不要去模仿別人的教學模式,最主要的還是要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對數學教學進行計劃教學,既能夠達到數學教學要求的創新,又能夠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指科學文化水平、理論和實踐教學才能等基本素質。相信經過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努力,數學教學的優化會更加地順利和容易。
(二)學生問題優化,主動學習
在整個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是占據重要地位的一個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最終成為可造之才。對于學生的優化主要可以從學生對學習的優化認識和心理的優化兩個方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詳細地調查,找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結合這些問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中學習兩三位數的乘法時錯誤率會很高。
比如在計算“23×111”時,正確的答案應該是2553,但是會有很多的同學得出了555的結果。這是就需要對學生認識和思考的過程進行調查,得出學生只是記牢了教師的口訣,但是在定位關系上面弄錯了。2×111得出222。十位上的2乘以111,就表示有222個十,積的末位2應該寫在十位上面,但是學生弄錯的定位關系,就寫在了各位上,由此得出了555的結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和理解能力,對數學教學的優化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編排優化,高效教學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更是承載知識的重要載體,學生的基礎知識大多是從教材獲得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上,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小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進行編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智力得到很好的開發,而且要注意新舊知識的交替和溝通,編排出好的教材。
三、方法環境優化,構建氛圍
教學方法無論在哪一個學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指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如何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獲取相應的知識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學生和教材相結合起來,然后運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個數學教學的優化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每一階段的教學任務靈活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高效率的吸收知識。例如在講到《克與千克》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實踐活動教學:首先將兩塊橡皮的重量告訴大家,是50克,之后讓學生以兩塊橡皮為標準進行其他文具的重量單位的確定。
教學環境屬于學習的一個客觀因素,不同的環境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相信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能夠更高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校園中,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能夠給學生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心情,學校要注重校園的綠化,給學生放松精神和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創建各種學習板報,將優秀學生的事跡張貼在里面,能夠創建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加強教師的衛生環境和課堂學習紀律也是十分可行的辦法,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學生能夠更快地集中注意力學習。
比如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大多學生只是單純的去死記硬背。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乘法口訣中的記憶技巧。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自主的討論和探索記憶乘法口訣的訣竅,然后小組進行比賽,選出最快捷的方法。學生在這種競爭壓力的趨勢下,積極努力地探討和分析,最終討論出了集中較為快捷的記憶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討,不僅學會了合作學習和溝通,而且重要是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后學習更深的知識打下基礎。
總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把握好課堂提問的時機,精心設疑、提問,學生通過思考、回答,能引發學生思維的強烈沖突,充分開啟學生心智,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學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參考文獻:
[1]劉海哲.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論,2013,15(3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