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麗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閱讀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zhì)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能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章能作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現(xiàn)代社會已進入智能勞動時代,而智能勞動的核心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則是培養(yǎng)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語言是思維的工具,離開了語言,思維就無法進行,思維的結果也無法表達。思維又是語言產(chǎn)生和存在的基礎,沒有思維就沒有語言,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閱讀教學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直圍繞應試教育,偏重“知識”傳授,采用一種“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在這樣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的相互學習機會減少,學習效率偏低,學生的人格、個性和特長發(fā)展受到壓制。鑒于此,新課標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以組織學習小組為形式的、以小組內(nèi)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總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教學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實踐證明,合作學習首先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課教學的時空結構、組成結構和交往結構,強調(diào)師生、生生互動交往,克服“以教師為中心”這一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弊端,大大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參與精神,在互動交往構建和諧的閱讀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其次,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加學生間的交流機會,增強合作小組成員間的互助意識,提升學生的非認知心理品質(zhì);此外,合作學習促進學習成員的整體發(fā)展的同時也保護差生的自尊,從而成為最有效、最公平的學習方式之一。因此,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自新課改實施以來
就一直被廣大小學語文老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著。
二、確保學閱讀內(nèi)容具有學習的可合作性
如果所選的內(nèi)容個體成員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的話,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就沒有推行的必要,因此,教師必須確保合作學習的閱讀內(nèi)容有可合作性。比如,在設計《匆匆》的合作學習內(nèi)容時,筆者用提問的方式來導入新課:“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1: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問題 2:對這個問題,作者回答了嗎?問題3:閱讀過程中,你得到哪些感受?問題 4:你感覺文章寫得很美嗎?哪里讀起來讓你有這種感覺?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解決。” 根據(jù)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探討、相互比較,學生的思維自然發(fā)散,“腦洞”大開:想想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比較一下身邊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對照一下作家筆下的日子又是怎樣過的……等等;通過這種“頭腦風暴”的梳理,學生自然就想出諸如有關惜時的詩詞、
格言等。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鑒賞文章的能力。
三、確保學習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開放空間
教師應就合作學習的閱讀內(nèi)容設計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對問題的回答不拘泥固定答案,能更好地調(diào)動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拓展合作交流的空間。凡此種種的問題可以有多個結論,或者可以有多種思考策略,或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教《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一課時,筆者在學生自學、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講授內(nèi)容的要點讓學生畫出課文中描寫花生好處的句子并填表,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若干問題。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學生以前后座位為單位,組成 4~6 人為一個學習小組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學習探討。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所畫的句子并展開討論,重點討論父親所說的話的含義。為了達成小組的任務目標,在充
分交流搜集到信息和資源后,組內(nèi)成員進行集體探討、整理并得出集體性的結論或結果。每個組員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充分發(fā)表自己開放性的觀點,然后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通過討論和參與,使學生不僅僅能夠理解 《落花生》中“父親”所說的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之含義,而且通過合作,他們能明白學習也是一種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求知過程,體會到學習過程的美好,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
四、確立合作學習的多維度反饋評價機制
閱讀教學中的評價機制要全面、多角度,應該至少涵蓋整體評價、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三個維度。簡言之,整體評價要針對全班各小組學習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這是老師基本的著力點;小組評價應針對個別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出一定傾向性的問題,這里教師應該多采用激勵性的語言,辯證地分析各種問題;個人評價著重評價小組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個體表現(xiàn),重點突出個體的優(yōu)點。例如,在學完文言文《學弈》《兩小兒辯日》(人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課本)之后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總結性評價:首先組內(nèi)學生小組交流互評,評出本組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成員;然后教師分別評價每個小組合作情況以及完成任務的情況,表揚和鼓勵優(yōu)秀的或有進步的合作小組和個人。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評價,既提高閱讀積極性、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成功感,又培養(yǎng)學生群體的創(chuàng)造力。
五、小結
通過實施合作學習,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加濃厚,積極性大為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而且,通過合作學習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同學之間的關系比以前更加融洽。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在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優(yōu)勢的基礎上,注重與其他先進的合理的教學策略有效結合,努力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11).
[2]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條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