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鎮前中心小學 許紹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死記硬背、機械照搬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而要以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為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深度學習目標。
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指導應提供必要的預習資料,通過預習資料實現學生課外自主預習的目標。課前預習是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教師應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課前預習提供便利條件,提供包括微課在內的多種方式,實現學生有效學習目標。
以“分數的混合運算”為例,在課前要求學生完成分數混合運算(一)中氣象小組、攝影小組和航模小組的人數。高年級學生已經完成了整數的混合運算、小數的混合運算,在分數運算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通過課前預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的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有所對照。如教材中攝影小組人數是氣象小組人數的,氣象小組的人數是12人,因此可以快速得出的結論,而航模小組是氣象小組的,計算可以得出的結論,學生完成結論以后進一步引申與,讓學生自主分析二者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逐步滲透分數混合運算的內容。教師提供的預習材料中要有適當的習題進行引導,如的計算式,讓學生先計算并分析分數混合運算的過程,了解分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的方式是否一樣,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實現有效自主學習的目標。總之,課前預習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在指導過程中應適當給予學生必要的支持和輔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有效引導的方式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目標和檢驗學生的自學成果。預習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內容,而通過簡單的問題引導就可以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為后續課堂教學提供基礎。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做好課堂教學的優化,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提升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合作交流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將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和想法融入其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長方體的表面積”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想一想、填一填”的內容,將長方體包裝盒的表面積轉為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上下兩個面的面積之和。學生再進行小組討論,根據調查中的順序提煉要素和分析,首先學生小組討論時先提取關鍵詞:長、寬、高分別為7、5、3;其次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引導計算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為3×5、3×7和5×7,然后所有的面積之和乘以2得出長方體表面積為142。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容易從邏輯推理角度分析出表面積的計算邏輯,此時教師可以進一步提煉,假設長為a、寬為b、高為c,如何計算表面積呢。學生在小組討論時能很快得出(ab+bc+ca)×2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在小組討論和交流中提煉出公式更容易加深學生的印象。總之,合理優化課堂可以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指導過程中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也要注意層次化的指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有所差異,因此在指導過程中要合理進行教學布局,積極開展指導工作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從而實現尊重學生差異性基礎上的有效教學。
以“圓的認識(一)”為例,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基于學生自我學習的需要通常會推理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平行四邊形,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公式中推導出圓的面積S=πr2的結論。但對學生來講,部分學生的自我推理能力和學習理解能力有限,在推理S=πr2公式過程中很難完成對式子的理解,即使教師反復指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指導過程中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只要了解推導的過程即可,不必深度分析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公式中推導出圓的面積S=πr2的結論轉化,只要完成S=πr2公式的記憶和應用即可。教師指導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引導,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模式,在指導過程中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能力合理分配,讓學生快速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通過評價鼓勵學生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與引導,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學習的興趣,避免打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實現自主學習有效引導的發展目標。
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有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積極給予學生課堂評價,通過課堂評價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的數學表達能力,在指導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開展自主學習指導工作。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必須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積極做好課堂優化和指導工作,不斷開展層次化的指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