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張浦中心小學校 吳菊貞
注意是學生能夠順利學習的前提條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如何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抓住孩子的眼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了我不斷探索與研究的問題之一。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能夠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游戲或者比賽,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內容《比較數的大小(2)》時,教學中穿插猜數游戲,即老師寫一個數,學生通過老師的提示“多一些、少一些、多很多、少很多”來猜這個數,如“一個數比20小得多,它是幾”“一個數比20大一些,它是幾”。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游戲,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學生自然能更好地區分 “多一些”與“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
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與新課的導入緊密聯系,一堂課成功與否,首先要看這節課的導入是否簡潔明快、具有趣味性,是否找準了切入點。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倍的認識》時,通過復習舊知“6里面有2個()”“6里面有()個3”進行鋪墊,讓學生明白要求“幾里面有幾個幾”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為用算式解答倍數問題埋下伏筆。之后再創設情境,學生從8朵紅花、6朵黃花和2朵藍花的朵數中尋找數量關系,在舊知的基礎上,學生自然能得出“紅花比黃花多2朵”“藍花比黃花少4朵”等數量關系,以此來激發學生認識“倍”的興趣——“倍”是如何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的?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課堂效率。
又如,在教學一年級數學《求被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和《求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時,都可以用“猜鉛筆”的游戲來引入新課:“老師手里有一些鉛筆,去掉3支后,還有5支,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老師手里有8支鉛筆,藏起來一些后,還有5支,老師藏起來了幾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回憶,“把兩部分合起來,求總數的時候用加法計算”“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時用減法計算”,由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課件、投影等多媒體手段,使紙張上無聲的圖片、文字變成有聲的動畫,以此來刺激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給學生帶來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這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如教師在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內容《9加幾》時,運用課件把“9+4=13”的過程充分展示出來,即“把盒子外的1個蘋果放到盒子里,使盒子里的蘋果湊滿10個,再把盒子里的10個與盒子外的3個合起來就是13個”。這種動態的演示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湊十法”,動態的教學方式顯然比枯燥的口頭講解更清楚、直觀,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湊十法”,而有聲有色的動畫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也就隨之提升了。
再如,在教學小學數學二年級的《認識角》一課時,“如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運用課件演示“將兩個角的頂點、一條邊都分別重合,然后看另外一條邊,誰在外就說明這個角大”。直觀易懂、引起學生興趣的動畫自然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比較角的大小這一難點也隨之突破。
在授課、聽課的過程中,我們通常能夠發現,當教師的教學內容安排得緊湊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較集中,因為緊湊的學習內容使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顧及其他事物,再加上講練結合,從而緩解學生高度緊張的學習情緒,降低聽課疲勞,進而幫助其集中注意力。
如在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筆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一課時,在學生通過新授了解了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方法后,對該計算進行鞏固練習,然后再教授筆算兩位數減一位數,新授與練習有機結合,學生學得輕松并且扎實。
總之,只有知道學生注意力的特點,才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是一門藝術,有著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對教育工作的無限熱愛和永無止境的探索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