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回民小學 劉 璇
在當今社會,教育工作開展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強化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體驗式教學手段有助于這一任務的順利推進,并且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及自主思維的提升拓展。
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親自體會知識的建構過程,能夠真正了解知識的本質、原理,既能夠強化自身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同時也能豐富學習體驗感受,完善個人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除此之外,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角度地為學生講解知識,完善學生的邏輯思維,有效滿足素質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要求。
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學習欲望,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充分地利用體驗式教學法,以多樣的活動形式帶給學生不同的課堂體驗,為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穩定基礎。
小學數學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很多數學知識都可以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學習。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可為學生準備一些實體小道具,如積木組成的小模型、毛絨玩具、水果等。教師將學生劃分成三個不同的小組,并為每個小組分發一個小道具。學生需要圍繞道具進行觀察,并將自己直接觀察到的畫面在紙上畫出來。之后,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收集上來并隨機打亂,分給其他學生,鼓勵這些學生根據作品以及同學所處位置,找到這些作品真正的主人,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感。
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展開合理的互動,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例如,在講解“雞兔同籠”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組織學生開展“我是小老師”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先為學生列出一道數量關系較為簡單的雞兔同籠問題,然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解答這個問題。有的學生會想到要列方程,有的學生會想到應用列表法。教師可鼓勵思路不同的學生走上講臺,為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解題思路。比如其中一名小老師就講解了一種解法:假設法。我們先假設全都是雞,那么計算的公式就是:(總腳數-每只雞的腳數×總頭數)÷(每只兔的腳數-每只雞的腳數)=兔子的數量。利用互動的方式完善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的體驗,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學習也呈現出懵懵懂懂的狀態。在開展數學學習活動時,經常會由于能力不足、經驗不足而產生較多的障礙。此時,教師不能直接告知學生正確的答案,而是可以為學生創建有效的情景,利用情景鼓勵學生站在多維角度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以此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
例如,在講解“加減混合運算”時,教師便可創設生活情景。在情景中,教師可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由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另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在簡單的購買與售賣行為中,體會生活中加減法的應用。在學生完成活動后,教師可要求其將游戲中涉及的數學算式列舉出來,并驗證其是否正確,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另外,教師還可以創設合作交流情景來增強體驗。在體驗式數學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加強合作交流,能夠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透徹理解,且在數學交流中,學生也可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深化理解,以此積累豐富的學習體驗,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例如,在講解了“單位長度”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對小組成員的身高、學習課桌的長度與高度以及書本的長度與寬度等進行測量。在具體測量中,小組要做好任務分工,以此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測量活動中,增強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