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時光匆匆,轉眼間泉義已離開我們近一年的時間了。當時間沖刷掉悲慟,心境逐漸平復,留下的只有平靜的回憶。我想寫下點什么,借以表達思念,也算是為他厚重的一生做一個小總結。
泉義出于對國防和軍隊藝術教育事業的向往和鐘愛,鑒于他的藝術成就和學術成果,于2008年12月被特招入伍。先后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副教授、美術系副主任、教授,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軍隊文化工作系軍事美術教研室教授,大校軍銜,技術五級,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聘教授,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泉義一生忠誠于黨,獻身國防,熱心藝術,矢志不渝。他在生病住院手術的前一天晚上,仍在為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13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精心完善自己的參展作品《花半開》,我心疼地逗他,你真是生命不息、沖鋒不止的藝術戰線上的“好戰士”。
泉義總是滿腔熱忱地全身心投入工作,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不計得失,他任美術系副主任期間,正趕上解放軍藝術學院參加教學評建,任務十分艱巨,工作千頭萬緒。由于原美術系主任長期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領導職務,很多組織協調、深抓落實的任務就落到泉義身上,他為圓滿完成評建任務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評為教學評建先進系領導,榮立三等功。教學評建期間,他勇于擔當,積極靠前,但又時常焦慮,唯恐有失。作為系里的副主任,他既要肩負起日常教學組織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評建查漏補缺工作,還要完成上級賦予的全國、全軍重大題材創作任務。退出行政副主任領導崗位后,為了積極配合新任系主任工作,他仍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擔負副主任相應的工作任務,是系主任的好幫手。長期加班熬夜,超負荷工作,影響了泉義的健康,以致積勞成疾。
泉義堅持美術藝術教學這個主業主責,始終把立德樹人融入教學之中。他的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編輯出版了《工筆人物技法》《現代工筆名家特殊表現》等個人論著,出版專著六本。所教學生四十余人在歷屆全國、全軍美展中入選或獲獎。他為部隊培養了大批優秀美術人才,是深受學生喜愛贊揚的好教員。
泉義堅持美術藝術創作實踐筆耕不輟,高揚紅色主旋律,不斷自我超越,攀登藝術創作高峰,為繁榮軍旅美術創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的作品《黔嶺朝霧》獲全軍美展優秀作品獎,《源泉》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作品《香港與抗日戰爭》參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銀裝》獲“首屆全國中國人物畫展”銀獎(最高獎),《花開時節》《初陽》等32幅作品先后入選全軍、全國大型展覽。其中分別入選五年一屆的第七至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兩次獲銅獎,兩次獲優秀獎。作品多次被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等國家級機構收藏。他是深受同行尊重的軍旅好畫家。
泉義的一生都一心撲在他的繪畫事業上,雖然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但他卻活出了生命的厚度。感恩他為我示現了遇到無常時的那份淡定與從容,坦蕩無畏,向死而生。在生病期間,他閱讀大量佛教經典,并創作出多組大幅的高僧系列作品。他時時安住在每一個當下,真正做到心不隨境轉。
感恩其間給予幫助的家人朋友們,也感恩遇見泉義,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