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學院 李方靚
目前我國所需要的人才類型是可以不斷進行創新創業的人才,這是我國人才強國戰略與創新發展的有機結合,有利于迎合時代發展趨勢,明確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需求點,以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推動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時,勢必要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不斷完善校內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及時糾正培養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出更多符合區域經濟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區域經濟發展與地方高校人才培養似乎無任何關聯性,但是只要對這兩者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就會發現這兩者存在比較深的密切聯系,經濟發展可以促進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培養更多更加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地方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于經濟發展來說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兩者存在相互成就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在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所帶來的優勢[1]。
一個區域的經濟水準關乎著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教育資源的優劣,簡單來說,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直接決定了高校人才培養中所應用的資源數量,區域經濟發展對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提供物質保證。一般來說,一個地區只有存在比較好的經濟發展水平,才會為該地區的高校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培養的資源,不斷的提高該地區人才培養的素質。從目前我國地方高校的招生情況來看,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往往他的生源是比較優秀的,所以一個地區的經濟水平也是學生選擇學校的重要因素。其次,引導性作用表現在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類型,決定著該地區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和類型,一個地區的經濟變革,很有可能引起該地區高校培養學生類型的轉變。比如說杭州地區最著名的企業就是阿里巴巴集團,該地區的信息化水平非常高,各種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公司非常多,所以該地區的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都非常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而這些學校中的特色專業也都有計算機或相關類型的專業,而這些學生大部分在畢業以后都能夠獲取比較優越的就業機會。該種情況直接表明,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及未來指向對地方高校中的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有著重要市場需求指引。
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各種各樣的人才,促進所在地區的經濟建設,同時引進優質人才,為經濟活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如此看來,地方所培育的創新創業人才質量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能培養出好的人才、留住好的人才,才能不斷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目前我國經濟處于向創新型國家轉變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國比較重視的就是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利用,因此,在地方高校培養過程中要制定有效的舉措培育市場所需求的人才,革新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模式,定期或者不定期聘請專家前往高校進行講座,將市場上一些重要熱點情況做好綜合分析,為地方經濟輸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特別是一些掌握高新技術的專業型人才,比如說大數據分析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都有利于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其次,目前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新的社會發展時期,所培育的創新創業人才勢必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資源,實現對區域經濟結構的升級以及革新,為區域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并增添一系列的資源[2]。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區域性經濟發展與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成就的,對地方高校來說,不斷的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不僅是提高大學生市場競爭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增強區域經濟核心的客觀要求,而且也促進了本校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部提出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注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各地高校也逐漸開啟了新的人才培育模式,但在具體操作與實踐中仍然有很多阻礙因素,產生了很多的問題,雖然我國地方高校培養人才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培養效果總體來說并不明顯,沒有滿足國家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是近幾年新興起來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所以在培養過程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的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相對來說都比較匱乏,如此一來,就導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針對具體的情況展開相關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導致學生無法學到更加有用的知識,無法有效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阻礙了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育。除此之外,實踐教學的系統性也有所欠缺,很多高校目前仍然只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創新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實踐教學的忽視,嚴重導致了學生只具備一些理論知識,相應的操作能力嚴重不足,無法滿足這個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造成了就業困難的問題[3]。
校企合作形式是我國地方高校在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過程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為更多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在培訓過程中,主要是依據不同的市場就業需求點,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針對性培育計劃,但是根據對我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相關調查發現,當前大多數的校企合作單位的經濟合作形式僅僅停留在專業實習階段,部分學生只是來實習單位走個過場,根本就無法留在實習單位里,甚至無法將真正的企業作為實踐平臺,難以參與到單位生產與實踐中,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水準十分不利。
當前國內大多數的地方高校皆已經革新傳統人才培養方式,但由于缺失對應的創新創業的實訓平臺,部分學生根本就無法將自身的創新創意轉化為社會實際所需,只是一種空談。另外,即使有一些學校建立了相關的創新創業視頻平臺,但是這些平臺的建立由于缺乏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和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所以這些平臺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并沒有發揮該平臺所具有的最大性能,也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物質和技術支持。無法將本地區的優勢與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結合起來。
在新的社會時代背景下,地方性高校勢必要明確其所培養的創新創業人才要具備的綜合素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征,依據其之后的發展計劃與目標,將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融合到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中,為地方企業源源不斷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在地方高校人才培育中,該種類別人才培養方式可有效融入地方經濟特色,以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作為規劃,以其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的最主要前提內容。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可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提供物質保證,故人才培育方式有著更多的獨特性。
地方高校的培養目標是為我國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這個前提下,地方高校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人才培養的目標不應該只是知識與技能的支撐者與實踐者,最終目標應當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地方高校應該針對本區域內經濟發展對高校人才的需求,將社會市場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育中,為地方性企業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
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轉變教育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內容結合到理論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比如說高??梢愿鶕镜貐^優勢產業來設計相應的課程。
綜上所述,國家對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愈加重視。只有高素質且專業性強的人才會對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雖然過程中仍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與風險,但是地方高校的相關負責人仍然要承擔起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擔,整合本區域內所擁有的各種優質資源,努力提高人才培養的效果,為區域的經濟發展源源不斷輸入新型人才。